結合在地社區推廣環境教育 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明動土

湖山水庫2016年開始蓄水後,雲林地區已有優質的地面水,對於減抽地下水、減緩地層下陷有助益,而優美的環境也成為雲林地區的後花園。環境教育館及甫完工的人文生態館預計於16日動土,更將結合在地展示「古坑‧大坪頂遺址」及推廣環境教育,讓湖山水庫更添人文價值。

水利署表示,湖山水庫施工期間發現「古坑‧大坪頂遺址」,時任雲林縣長的立法委員蘇治芬,爭取雲林縣政府自湖山水庫計畫經費下進行人文生態調查與規劃;其後立法委員蘇治芬及劉建國委員持續爭取,經濟部2014年同意由水資源作業基金支應,由雲林縣政府代辦興建人文生態展示館及環境教育館;雲林縣政府後續也因應疫情、物價上漲等,就經費不足部分,支持自籌經費辦理發包及後續營運管理。目前總經費約1.76億元,其中1.45億元由水利署支應,工程完成後可以展示考古遺址出土文物、保存湖山水庫開發紀錄、辦理相關推廣及環境保護教育。

水利署進一步表示,人文生態展示館已於今年2月完工,雲林縣政府接續辦理展示規劃中,預計16日辦理動土典禮的環境教育館原址為湖山水庫興建時的工務所實驗室,雲林縣政府設計團隊已將節能、減碳納入設計考量,後續施工過程將請所有工作人員注意施工安全及環評承諾相關事項,讓本工程可以如期在2024年完工。

水利署感謝雲林縣政府歷任縣長、民意代表及相關單位協力促成湖山水庫人文生態展示館及環境教育館的順利推動,將持續與雲林縣政府共同合作,讓湖山水庫成為附近文化新地標。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