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上半年海外獲利大賺424億 創同期新高

金管會15日公布上半年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424億元,創下史上同期新高,包含香港、新加坡、美國獲利皆來到史上同期新高。香港仍是國銀海外據點中最賺的地區,上半年賺近230億元,新加坡則獲利動能強勁,上半年賺進59億元,年增逾1.6倍。

由於升息循環持續,國銀海外據點的利差擴大,利息淨收益貢獻多,加上去年部分地區提列較高備抵呆帳,今年減少許多助攻獲利。上半年國銀海外據點獲利42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08.5億元,年增115.5億元、37.4%,創下史上同期新高。亞洲賺370億元、美洲53.5億元、大洋洲18.2億元,新南向國家也獲利122億元,皆創史上同期新高。

香港仍是國銀海外據點獲利最強的地區,國銀在香港上半年大賺228億元,較去年同期138億元,年增90億元、65.4%。第二大獲利地區為新加坡,上半年賺58.9億元,年增37億元、169%。

第三大為美國,上半年國銀在美國賺54.6億元,年增7億元、15%。而去年因聯帶案踩雷的日本,上半年順利轉虧為盈賺14億元。

不過,上半年國銀在英國的據點虧損16.3億元,主要是歐洲出現聯貸個案踩雷,導致呆帳費用提高所致,國銀上半年在歐洲據點虧損達18億元。另原本獲利穩定的柬埔寨,因國銀針對疫情紓困貸款清償後,調整授信資產分類,增提呆帳準備,國銀在柬埔寨從去年上半年賺19.7億元,今年轉為虧損6.4億元。

國銀大陸分支機構上半年則僅賺19.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9.2億元、年衰退31.7%。銀行局分析,主要是大陸地區的台資銀行,因為吸收美元存款部位較多,但因美元大舉升值,利息支出費用大,相對人民幣的授信資產則因為中國人行降息,一升一降導致利息費用增加、收益減少。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