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阻絕外來種 小花蔓澤蘭防治月活動開跑

世界百大入侵種—「小花蔓澤蘭」,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持續防除及宣導其危害多年後,分布區域已有大幅抑制,但其生長快速,繁殖及擴散能力極強的特性,仍須持續推動防治工作,以保護台灣本土生態環境;每年10月至隔年2月是小花蔓澤蘭的開花結實期,故在9月前移除小花蔓澤蘭是最好防治時機,因此,農業部訂定每年8月15日至9月15日為小花蔓澤蘭防治月,並選定每年9月第1個星期六為全國防治日。

林業保育署近年持續強化小花蔓澤蘭等外來入侵植物防治作為,由各地區分署積極成立區域性防治移除外來入侵植物推動工作平臺,主動邀集相關政府機關、民間組織、社區部落及各級學校等共同投入外來入侵植物防治工作,確認各項防治策略及目標,並負責溝通協調防除相關事宜及追蹤執行進度,以有效阻絕外來入侵植物的蔓延及危害。

據國立中興大學2022年底監測調查資料顯示,國內小花蔓澤蘭分布面積7,531公頃,分布較多之地區為高雄市、屏東縣及花蓮縣,主要出現於鄰近山區鄉鎮內之荒廢農地、果園、檳榔園等私有地、水源充足的河川流域及道路邊坡等,雖對森林生態業無立即性嚴重危害,仍應持續強化防治效果。

林業保育署今年度持續補助各地方政府進行各項入侵植物防除工作,預計防除小花蔓澤蘭462公頃、收購小花蔓澤蘭184公噸,更希望透過政府機關、企業團體與社區居民共同合作,保護原生植物和樹木,遠離小花蔓澤蘭糾纏,達到維護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目的。

基於「循環經濟」之綠色資源多樣性應用,林業保育署透過學術單位及產業團體的研究與開發,剷除或收購的小花蔓澤蘭植體,除可製作環保酵素,使用在各類居家清潔用品;也是植物染的天然染料,可運用各式素材製作特殊花紋的小方巾或飾品;亦可加熱提煉小花蔓澤蘭醋液,做為防蚊噴液、土壤改良和植物病蟲害防治等用途;將小花蔓澤蘭炭化,結合天然資材,產製「小花蔓澤蘭炭」薰香,亦具有環境淨化和驅除蚊蟲之效果,以達到綠色資材循環再利用的惠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