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對陸曝險最高該擔心?陳佳文霸氣回:我們也賺最多

大陸房市頻爆雷,各界對全台對陸曝險最高的中信金控開始擔憂。中信金總經理陳佳文18日在第二季法說會中霸氣回應,「不必擔心」,一來大陸外匯存底達3兆美元、經濟運作正常;二則中信銀對陸曝險雖最大,但也「賺最大」,去年全台資銀行在陸分行賺新台幣24億元,中信銀就賺了17億、占七成;三則中信銀在碧桂園、中植系「零曝險」。

金管會統計至今年6月,中信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達53%,不只高於整體國銀的平均24%,也是全台最高,外界質疑萬一陸版雷曼風暴真的成形,中信會有「大麻煩」,陳佳文認為「不必擔心」。

陳佳文指出,所謂對陸曝險(exposure)有三大塊,包括:大陸地區的投資放款、境外分行有與陸資企業的授信、境外授信用於大陸等,目前法規限制對陸曝險不得超過淨值一倍。曝險大不必然風險大,而是要投資或放款有顯著問題才會需要擔心曝險,像俄羅斯被國際制裁,錢會拿不出來才會有問題、對碧桂園放款收不回才要擔心。現在大陸外匯3兆美元,經濟運作正常,信評等級為A,「現在說擔心太沉重」。

陳佳文表示,業務做愈大,曝險自然相對多,中信對陸曝險的53%主要是對台資企業、政府公債投資等,真正對陸資企業的放款僅22%,有10%多則透過香港、紐約放款出去的,目前NPL僅0.2%、覆蓋率300多%,中信銀前十大陸資放款客戶,有全球賣最多手機的oppo、平安國際租賃、招銀、工銀租賃等。

陳佳文舉出,去年台資銀行在大陸賺新台幣24億元,中信的獲利17億就占七成,許多銀行對陸曝險淨值比雖只有一、二成但卻虧錢不少,所以用曝險來衡量對股東的貢獻連結度弱,「股東反倒喜歡在風險可控範圍內獲利多一點」。

陳佳文指出,中信銀目標是做全球華人銀行,上半年海外獲利逾百億元,代表台商對中信的認同,香港分行是海外最賺錢的分行,去年賺49億,就有許多來自陸資客戶貢獻。所以若從曝險來看,不只對陸曝險是台資銀行最大,對日、星、港、美、泰,都是台資銀行曝險最大,認同中信國際化策略的人才會選中信。

陳佳文強調,不必擔心一時的風險,大陸是個大國家,過去最高曝險淨值比來到72%,中信希望未來曝險再更大、客戶更多、業務更廣,內部指標是曝險淨值比78%以下才會控管。

陳佳文也不認為大陸會發生雷曼事件。因為美國是個國際性國家,金融往來與全球都有,雷曼背後是次貸風暴,不動產證券化透過衍生性商品才導致全球金融風暴,但此次碧桂園、中植系頂多是大陸境內風暴,不會像雷曼事件,大陸的大多數銀行由政府直接控制,不會變風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