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企破產潮 8年來最慘烈

受到高通膨、高利率加上政府提供的補貼計畫逐漸退場,歐洲企業正爆發八年來最慘烈的破產潮。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發布最新統計指出,今年4月到6月底為止,宣告破產的企業件數較前一季激增8.4%,創下2015年最高紀錄。同期間,新企業的登記件數則減少0.6%。

統計顯示,歐洲經濟所有產業類別的破產件數均出現上升,當中又以旅館與餐飲業受創最重,季增24%,運輸和倉儲業則增加15%。受到俄烏戰爭引發的經濟動盪影響,東歐與波羅的海國家成為第二季企業破產件數最高的兩大地區,而匈牙利又位居歐企破產數增幅最高國家,較上季暴增近41%。

經濟學家警告,經濟情勢不穩、高通膨、高利率,加上各國政府過去幾年為了協助企業紓困的補貼方案逐漸到期,使得原本在疫情前就岌岌可危的企業,在景氣日益惡化下更加難以生存。

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7月份遭到德國政府接管的企業件數較一年前遽增24%。德國破產管理者專業協會負責人尼林(Christoph Niering)指出,「我們目前看到市場正進行大幅整頓」。

他指出,這些尋求破產保護的企業早在疫情前就搖搖欲墜,然而政府在疫情與俄烏戰爭期間提供的補助,雖然暫時讓它們得以苟延殘喘,但在殘酷現實的考驗下,破產最終仍是這些企業必須面臨的命運。

今年稍早,德國大型百貨連鎖商Galeria Karstadt Kaufhof的重整計畫獲得德國政府的通過,該計畫包括關閉在全德逾100家百貨公司。這家百貨連鎖商多年早就爆發財務危機,然而能源成本升高與消費支出疲弱又令它的處境更加艱困。

不過,BNP Paribas經濟學家亨伯特(Thomas Humblot)表示,與以往相比歐洲這波企業破產潮並不算太過嚴重,他認為,這只是政府補貼退場後的「正常化」過程。

亨伯特表示,失去政府的支持,加上經濟環境惡化,自然將使企業破產情況變得比過去更加頻繁。



工商時報 蕭麗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