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總預算蔡總統拍板 歲出2.88兆、歲入2.7兆雙創新高

總統蔡英文21日下午在總統府聽取行政院「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簡報,拍板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入2兆7,092億元成長約5%,和歲出2兆8,818億元、成長7.2%,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而因應少子化預算投入逾1,200億元,首度突破千億元創新高,淨零轉型也是重點,比今年成長45%逼近千億元。另外,面臨疫後全球經濟放緩,但台灣經濟情勢穩健,帶來稅收成長,明年依法編列1,150億還債金額,將創下23年來的最高,明年未償債務餘額占GDP比重將比今年30.7%降低。

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已籌編完成,行政院長陳建仁依例在今天下午向總統報告編列情形。陳揆指出,113年度總預算案主要用來提升國家基礎建設、產業創新、淨零轉型、完備社會安全體系、健全社會及教育發展、厚植文化軟實力、強化國防安全,並持續給予地方政府財政協助等施政重點工作,在落實各項施政的同時,也將努力嚴守財政紀律。

依行政院報告,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入2兆7,092億元,和歲出2兆8,818億元,都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即便面臨疫後全球經濟放緩,但臺灣經濟情勢穩健,帶來稅收成長,明年依法編列了1,150億的還債金額,也創下23年來的最高。

蔡英文並指出,113年度總預算中,社福支出金額7,000多億最高,也增加最多。其中長照總體預算,從2016年,只有54億,到今年647億,明年更會達到876億。

而少子女化對策的預算,今年首次突破千億,明年更將創下1,201億新高。我們會持續提升「長照2.0」,也會繼續推動「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照顧更多長輩,幫助年輕家庭減壓。

預算金額次高的是教科文支出。我們由中央投入包括前瞻預算的323億,協助地方在兩年內,完成全國3,400多所學校「班班有冷氣」的不可能任務。

進一步落實教育平權,是我們努力不懈的目標。賴清德副總統所提議的,「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每年3萬5千元」計畫,已編入明年度總預算,預計明年2月新學期開始實施,219億的相關預算全數新增,不會排擠既有的教育資源。

除護國神山,蔡英文強調,也要孕育護國群山。明年度整體科技發展預算逼近2千億元,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推動預算也有所成長。而明年度淨零轉型的預算,也將比今年成長45%,達到將近1千億元規模。台灣,要在全球追趕「2050淨零排放」的道路上,大步前進。

這幾年,國防改革也逐步展現成果。陸軍八輪裝步戰鬥車,今年底將完成683輛的撥交,首批M1A2T戰車也將出廠。空軍的勇鷹號高教機已經完成16架交機。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今年底將完成全數141架改裝工程。海軍、海巡的國艦國造,到今年底,將交船91艘各式艦艇,而第一艘潛艦原型艦,也可望在下個月如期下水。

相較於2016年3,596億元,明年度國防總體預算,包括基金與特別預算,將達到6,06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占GDP比率也可望達到2.5%。台灣必須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確保國家安全與利益,也爭取更多國際支持。

要守護國家,也要建設地方,均衡城鄉發展也是我們重要的施政方向。蔡英文剛就任時,整體公共建設預算,只有約3,000億,今年已超過5,800億,明年將會再成長,達到5,886億,其中包含了844億的前瞻預算。

另也逐年增加對地方的協助。明年度統籌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將成長10%,達到6,346億,再加上各部會計畫型補助,對地方財政挹注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在中央的協助下,地方政府的財政也有所好轉。我們不會讓地方破產,我們一貫的信念是,建設不分黨派,每一個人的故鄉都要照顧。

她說,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是8年執政最後一本總預算。但蔡英文的執政團隊,仍然一本初衷,謹守財政紀律,建設國家、照顧人民、壯大台灣。她說任期剩下不到一年,執政團隊沒有一天可以鬆懈,每一天,都要為台灣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打下更好、更堅實的基礎。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