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揭牌 陳揆曝加速推動碳定價等3任務

環境部今(22)日揭牌,行政院長陳建仁指出,環境部成立後有三大任務,包含加速推動碳定價、資源循環促進法的修法,還有建立環境智庫。環境部長薛富盛則說,環境部成立後,會從以往汙染管制提升為預防管理,而環境保護的目標也會更擴大跟深化為環境治理,未來將連結國內產業生態鏈,提升環境治理效能。

環境部組織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奉總統5月24日公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22日改制為環境部,正式揭牌運作,同時舉行環境部部長布達典禮。在多位貴賓的見證下,由陳建仁頒授任命令並交予印信給環境部長薛富盛,隨後由總統英文、陳建仁、美國環保署首席副助理署長西田珍等貴賓,與薛富盛一起為環境部揭牌,完成揭牌儀式;此外,環境部亦於同日完成環境部所關(構)首長的布達與宣誓,以實現永續發展為目標,引領台灣進入環保新紀元。

陳揆出席環境部長布達典禮致詞時表示,透過組改,將環保署升格成環境部,能運用更充分資源整合各界努力,打造永續台灣。而未來除了環境部,衛福部、經濟部、國發會都跟台灣環境發展相當關係,跨部會合作才能使台灣環境永續發展,得到最好效果。

陳建仁也透露,未來環境部有三大任務,包含加速推動碳定價、資源循環促進法的修法,還有建立環境智庫。有永續的環境才有永續台灣,需要政府跟民間一起努力,希望能夠成為亞洲地區在環境保護、氣候變遷和碳費管理上,值得被他國學習的國家。

薛富盛致詞時表示,36年後今天,環保署升格成環境部,是重要里程碑。環境永續不僅是使命,也是跟全球共同面對最嚴峻的挑戰。今年7月月均溫創10萬年最高,全球各地酷熱、暴雨;前陣子夏威夷野火災情;巴拿馬運河的大乾旱,限制航運等議題,都目睹氣候變遷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影響地球每個角落。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必須全力以赴,積極應對因為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各項衝擊。

薛富盛說,蔡總統國家政策指引下,要貫徹2050淨零排放路徑推動,並以淨零作為終極目標,導入循環經濟理念,落實零排放、零廢棄,擴大跟社會大眾、環保團體對話,透過能源、產業、生活、社會轉型,共同努力建構台灣成為具有韌性且可以永續發展環境。

薛富盛說,環境部成立後,會從以往汙染管制提升為預防管理,而環境保護的目標也會更擴大跟深化為環境治理。氣候變遷、資源循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等議題都迫在眉睫,是重要努力方向,需要擴大跨部會合作,未來環境部也會擴大全民環境教育,和國內學術機構緊密結合;並連結國內產業生態鏈,提升環境治理效能,共同守護台灣這塊美麗家園。

環境部正式成立,是因應2050淨零排放、改善氣品質、資源循環與化學物質管理等議題的重視,調整強化環境品質改善策略由污染管制轉變為預防管理。規劃整合事權擴增業務,系統性處理氣候變遷、資源循環、化學物質管理、環境品質管理、環境科研強化等五大環境議題。

環境部表示,為加速完善我國因應氣候變遷法制與組織,成立氣候變遷署專責單位;統合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事權、強化循環再利用,成立資源循環署;擴大完整我國化學物質管理,成立化學物質管理署;強化廢棄物處理設施調度與環境品質管理,成立環境管理署;充實環境研究量能,提升淨零人力專業職能,成立國家環境研究院。環境部目標以「積極因應全球環境情勢,創造台灣轉型機會」。

環境部的設立,象徵著政府將更有效地推動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等政策,並透過持續的環境教育與宣導,喚起社會大眾對保護環境議題的重視,朝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前進。而薛富盛到任後第一份公文是核派環境部全體同仁的派令,並以電子派令形式傳送給環境部所有同仁,宣布環境部團隊正式成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