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循環經濟 蔡英文揭環境部成立3重點

環境部今(22)日舉辦揭牌典禮,總統蔡英文親臨現場,並表示這次改組有三項重點,包含新設的氣候變遷署是要來統籌因應氣候變遷以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未來碳費機制及相關子法修訂能加速進行;第二設置資源循環署,邁向循環經濟跟零廢棄的目標;第三則是成立國家環境研究所作為氣候科學與環境治理科技的研究單位。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從2016年上任以來,整個執政團隊就不斷的努力,希望透過組織改造來提升政府在重點政策領域的治理能力,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需要許多單位包括行政院、立法院持之以恆的付出。

蔡英文說,全球都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加速淨零轉型的進程,落實永續發展,更是台灣提升競爭力刻不緩的任務。首任環境部長薛富盛是具有行政經驗跟行動力的科學家,相信以他的專業一定能讓改組後的環境部發揮更大的功能,讓政策的推進更有效率。

蔡英文說,這次環境部的改組有三項重點,第一新設的氣候變遷署是要來統籌因應氣候變遷以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而這個月初台灣碳權交易所已經正式成立,未來碳費機制及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的修訂,由不同單位齊心合作,就能加速進行。

第二,設置了資源循環署,以前環保署的治理重點是放在後端的污染防治,但是資源循環署成立後,重點將會提升為整體的資源循環,我們會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的戰略,從前瞻的產源到後段的去化,對於廢棄服務的流向和循環,都能夠妥善處理,更能邁向循環經濟跟零廢棄的目標。

第三,將成立國家環境研究所作為氣候科學與環境治理科技的研究單位,這個單位將會跟國科會合作,打造台灣氣候科學研究的生態系統,相信紮實的科學基礎研究,才能為氣候跟環境治理打造堅實的後盾。

薛富盛在會後受訪時補充,依據2050淨零排放的路徑圖,環境部成立了氣候變遷署,希望未來在碳稅、碳費等有關減碳,以及如何協助企業克服將要收取邊境碳稅等議題,加速立法的腳步,讓我們的產業界可以有所遵循,同時也來幫助他們提高國內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薛富盛說,第二個重要的議題,就是資源循環部分。大家都知道除了碳排放之外,以往的所謂廢棄物,以現在的觀點來看不再是廢棄物,它反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材料。過去環保署在這一塊推動有相當有成果,不管是在一般的廢棄物或者事業廢棄物方面臨到一些瓶頸,環境部成立之後有一個資源循環署,希望導入循環經濟的概念,把以往線性消費的行為,轉化為循環經濟,讓我們的資源可以永續循環。

他也提到,未來在接軌國際跟國際同步,以及在國際的合作方面,會持續的來強化,因此會持續加強跟美國EPA以及跟世界其他國家,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循環方面強化合作。

第三個重點,薛富盛說,把以前的環檢署跟環訓署做整合成為國家環境研究院,希望除了原有的檢測以及人員的功能之外,對於前瞻的議題可以來做研究,未來國家環境研究院就是扮演這樣角色。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