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晚一年開徵 緩解鋼鐵業「碳焦慮」

23日環境部正式成立,原本預計明年就要開徵的碳費,也宣布延後一年到2025年再開徵,這對排碳大戶鋼鐵業來說是好消息,包括中鋼及其他業者都認為給廠商更多時間因應,對於廠商幫助極大。不過鋼鐵業者因應歐盟CBAM或美國CCA等新規,絕大多數採取「漸少碳排」方式處理,對於未來碳權交易部分興趣缺缺,甚至有業者的心態是「等政府祭出補助」。

為因應全球減碳的趨勢,國內原本預計明年起就要開徵碳費,不過23日環境部成立後,宣布碳費將以明年碳盤查為基礎收費,2025年才能開徵,企業實際繳交碳費的時程,將比先前環保署規劃的2024年再延後一年。 這讓部分廠商鬆了一口氣,特別屬於「排碳大戶」的鋼鐵業者,雖然仍有業者指出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6年才開始收費,國內2025年就要收碳費「太早了」,不過多數鋼鐵業者還是認可延後一年開徵的舉措。

中鋼指出,該公司包含碳盤查與碳足跡等事項,都已照規劃與步驟在加速進行,無論面對歐盟的CBAM碳邊境稅機制,或國內的碳費開徵等措施,都已經提早因應布局。不過中鋼也認為晚一年開徵,對於產業界大有幫助,可消除許多業者的「碳焦慮」。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