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推出全球首創無人機隊魚況探勘技術

經濟部在高雄展覽館「2023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展出30項創新科技成果。並與工研院、金屬中心二法人,以及穩發漁業、隆順漁業、豐國水產以及無人機業者經緯航太,宣布推出全球首創無人機隊魚況探勘技術,並於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進行實證,可同時派遣4架無人機探勘魚群,運用獨創之高效能一體化無人機天線技術,達成60公里以上之遠距通訊,將可大幅提升遠洋漁獲量。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此次展會中技術處專館具三大主軸,一是鏈結在地,技術處以AIoT科技應用於遠洋漁業,協助漁船搶占漁撈先機。二是淨零科技,結合法人研發力量,在展會帶來可協助產業轉型的淨零科技解方。三是新創團隊,15家法人衍生成立新創,期望透過亞灣新創大南方,與在地新創團隊相互交流,促臺灣新創蓬勃發展。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臺灣的遠洋漁業世界有名,年產值326億元,遠洋漁業漁船數量則在全球排名第二,但漁業工作卻非常辛苦,這次公開亮相的遠洋漁業無人機隊,是以2021年金屬中心發表的可抗七級抗風雨垂直起降(VTOL)無人機為基礎,加入工研院研發的「遠洋漁業AIoT加值系統」,並整合漁船既有設備的魚汛資訊,結合魚群熱點大數據,未來就像漁撈長的鷹眼,幫助漁船在海上搶得先機,漁獲滿載。

穩發漁業董事長暨高雄區漁會理事長謝龍隱表示,遠洋漁業出航時間短則半載長則數年,越來越難招工,加上魚場搜尋仰賴人眼辨識與經驗判斷,現在漁業經驗已經很難傳承,未來透過跟經濟部的合作,將能運用人工智慧結合無人機技術,把人工經驗轉換為數位資產,擴大漁場搜尋範圍,有助讓外海工作時間減半,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產值增加,創造科技化的遠洋漁業生態系。

工研院與資策會共同研發的「邊緣雲低延遲運算軟硬體創新技術」,未來可應用在需要大量AI運算的領域中,如智慧商場、智慧工廠、智慧展演等5G場域,是協助企業快速導入智能運算的最佳利器。

現場另有由工研院藉科技專案研發的「魔幻驚喜屋」,全球首創整合角型三面式裸眼3D顯示技術與即時互動感知技術,並運用AI肢體動作偵測模型辨識螢幕外人物的肢體動作,民眾可在現場體驗與小精靈互動,小精靈就像真的一樣躍入眼前,站在螢幕前左右移動,畫面中的小精靈也會同步模仿動作。目前已與美國AI技術相關業者合作,用於展示大型、不易攜帶的展件,搶攻產業銷售新商機,此外,2023年第三季也預計在日本的誠品生活,以此技術展示臺灣之美,新型態顯示器打破價格戰,成功進軍國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