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歐盟大補帖 德、荷商爭食國際半導體商機

歐盟斥資逾430億歐元推動「歐洲晶片法案」,點名台、韓等為戰略合作夥伴,半導體供應鏈主要國家的荷蘭、德國,業者蜂湧參與6日在台舉辦的國際半導體展,產業規模歐盟第1名的荷蘭,首度由荷蘭經濟部長官帶領產、官、學、研組成近50人的荷蘭半導體國家隊(Team Semicon NL),德商亦有10家軟硬體廠商,且德荷首次在台灣合作共同呈現歐洲半導體供應鏈的態樣。

荷蘭在台辦事處6日表示,荷蘭擁有全球半導體研發及生產的完整產業鏈,如IC設計、設備、射頻積體電路、雷達、光達、集成光子學和先進封裝測試等技術。做為歐盟科技研發重鎮,同時也是全球唯三個在半徑200公里內擁有最完整半導體供應鏈的國家之一,產業規模排名全球第4名,歐盟第1名。此外,荷蘭半導體產業在2021年有將近31.1%的增長,全球銷售額則達到391億歐元。

為強化晶片供應鏈的穩定性,荷蘭政府更專注投入與台灣在半導體產業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及經驗交流。專程為了國際半導體展抵台的荷蘭經濟部企業及創新總署總署長Mr. Erwin Nijsse表示,荷蘭與台灣有著悠久的貿易關係,荷蘭是台灣在歐洲的第二大重要貿易夥伴,台灣以卓越的半導體製造聞名全球,荷蘭的強項則是以半導體設備及光子學等技術帶動整條產業鏈,期待能促進雙方有更好的合作。

德國則是晶片巨頭台積電與英特爾相繼決定投資的歐洲重鎮,德國企業龍頭博世、英飛凌更是德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支柱,由一群擁有高科技解決方案的德國中小型供應商所環繞。此次有10家的德國產業隱形冠,在國際半導體展的德國館展出。

德國經濟辦事處指出,德商DEAXO GmbH、Dennemeyer集團、intelligent fluids GmbH等,帶來應用於奈米科技的相關零組件與系統、工業應用方面的專業清潔材料,以及適用於非標準基材與處理需求的全自動化處理系統等等。而且德國參展商們提供智慧財產保護與管理提供高品質的服務,而位於東德的薩克森邦,是德國和歐洲半導體產業心臟地帶,也在展出中向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介紹相關投資機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