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溢保單夯 雙雄吃8成市場

外溢保單雙雄「寡占」態勢確立。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外溢保單新契約保費達207.48億元,首次賣破200億、創此保單推出六年多來的新高,國泰人壽外溢保單保費105.6億元及38.3萬件、南山人壽有61.2億元及60萬件,分居外溢保費王及件數王,且雙雄無論保費或件數,合計市占率都逾8成。

 外溢保單是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新商品,即保險公司推出保單提供保障的同時,也以保費折讓或現金回饋等方式,鼓勵被保險人強化健康,減少出險,即可延長保戶壽命、亦能減少保險理賠,即保單的「外溢效果」。

 隨著壽險公司大力推動,2023年外溢保單共銷售近113萬件,相較2022年123萬件,雖年減約8%,但新契約保費持續成長至207.48億元,較2022年的155.6億元,年增近52億元或33%。

 現行外溢保單以健走步數型、健檢指數型與混合型為主流,其中又以國壽、南山壽競爭最激烈,去年新契約保費是國壽以105.6億元拿下外溢保費王,南山壽以61.2億元居亞軍,,兩者保費市占率達80.3%;若以件數來看,則是南山壽60萬件居外溢件數王,國壽38.3萬件居次,兩者件數市占率逾87%。

 若再加上第三名的富邦人壽,外溢保單有7.9萬件、保費25.8億元,三大壽險就吃掉外溢保單逾9成的市場,等於其他壽險公司無論在件數及新契約保費上占率都不大。

 據保險局統計,2023年以健走步數型外溢保單買氣最熱,即保戶上傳健走步數,可折減保費、增加保額或現金回饋,市場上共有78張此類保單,去年全年熱賣超過40萬張,比2022年的26.4萬張、年增52%,去年熱賣113.8億元,也較2022年70.5億元、年增61%,以國泰、新光、三商美邦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壽賣較好。

 其次是健檢指數型保單,即依照健檢的結果,如血糖、血壓、體重等,去折減保費或回饋,市場上共有60張此類保單,去年共賣出27萬件,較2022年25萬件、年增8%,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9.7億元,較2022年的38.3億元年增30%,如南山壽、安達人壽、保誠人壽都是此類銷售較多者。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