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前言:
外有貿易戰、科技戰到金融戰的對峙,內受房產危機、股市低迷、資金外流所制約,大陸疫後經濟振興之路走來顛簸,仍在電動車等新產業上取得突破。剛迎來的一年,新人新政的台灣與選前維穩的美國,更使得美中台三方互動關係,出現了微妙變化。
這是2024大陸兩會的背景。工商時報特別企劃專題,就對外關係與經濟局勢兩層面進行剖析,提供讀者參考。
大陸即將舉行全國兩會(人大、政協),對美關係與兩岸關係一直受到高度矚目,尤其中美領袖去年11月舊金山會晤、今年1月民進黨籍候選人賴清德當選總統以來,美中台關係面臨一嶄新的局面。本屆兩會將釋放出什麼政策方針,將成為我方新執政團隊上任後的大考驗。
經歷三年疫情、全球需求疲弱,加上以及美國持續的祭出制裁,導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增。在此背景下,中國似乎也轉變對外政策的態度,尤其是對美關係。去年下半年,多位美國高官陸續訪問大陸,成功促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赴舊金山,與美國總統拜登上任總統後的第二次面對面會晤,緩和中美間的緊張氛圍。
台海議題 中美各自表述
當兩位領導人在舊金山菲洛麗莊園互相問候時,拜登表示,他們有義務確保兩國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習近平則說,儘管中美存在一些嚴重問題,但應該「完全有能力克服分歧」。
雙方此次會議被稱為「舊金山願景」。觀察會議達成的具體成果,主要包括恢復雙邊軍事交流、中方原則同意打擊毒品、防止經濟與科技爭端失控,並在氣候問題上合作。之後各層級的交流逐漸密切,兩國高級官員甚至在三個月內密集會晤。
此一情勢的演變,對台灣來說,首要關注的是中美在台灣議題上的態度。拜登在峰會結束後對外表示,他在會議中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並強調「我不會改變這點」。中國方面,習近平則強調,美方應該用行動展現「不支持台獨」,停止武裝台灣。
進一步檢視近期兩國高官在台灣問題上的互動,以中國外長王毅最具代表性。這位曾擔任過國台辦主任的外長,今年以來先後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美國務卿布林肯會面,其中蘇利文向王毅表示,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布林肯則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的重要性。
王毅在台海問題上,多次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這才是台灣問題的真正狀況」,美方如真想台海穩定,就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布,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落到實處。綜合雙方的說法,顯然在此問題上,仍存在不小分歧。
兩岸互動 緊張局勢升溫
至於兩岸間的互動,自賴清德1月13日當選總統後,大陸雖未立刻進行最受關切的經貿制裁,但也不斷出招給予壓力測試。例如1月底春節前夕,無預警取消過去兩岸透過航空「小兩會」達成共識的M503航線偏置措施,被陸委會直接解讀為有意改變「台海現狀」。
稍後,春節年發生大陸「三無」船隻闖進金門海域,遭我海巡署追緝翻船導致兩死意外,大陸海警海監船隨後進入金門、馬祖禁限制水域,甚至登上金門旅遊船「突襲檢查」,打破過往兩岸尊重對方海域的默契。賴清德當選僅1個多月,台海緊張局勢已引發全球關注。
賴清德表示會延續總統蔡英文的兩岸路線,並在其發表當選感言時說,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是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他會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自信的和大陸展開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但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也有守護台灣的決心。
3月初「兩會」召開時,對美關係與兩岸方針會有那些新變化,新執政團隊將如何提出對策予以因應,不僅是地緣政治的熱點話題,更是攸關台灣發展的關鍵所在。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