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聚焦科技、產業創新 陸加速建設5G、研發6G

面對人工智慧(AI)應用、新一代通訊等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大陸加速布局。大陸工信部部長金壯龍8日表示,要適度超前建設5G、算力等資訊設施,加大6G研發,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並將試點開放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增值電信業務;為了配合今年「兩會」(人大、政協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將科技產業政策地位大幅提升,8日傳出大陸正籌組規模逾人民幣2千億元的半導體大基金三期,引發各界的關注。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6日參加全國政協討論會議時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

 金壯龍出席大陸全國「兩會」記者會時表示,大陸工業處於「由大向強」的關鍵時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亟待解決。要確保工業經濟回升,他點名「10個工業大省、工業大市要勇挑大樑」。

 在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方面,金壯龍指出,要適度超前建設5G、算力等資訊設施;繼續推動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促進5G賦能「千行百業」,支持5G-A發展,加大6G技術研發力度。

 除此之外,要促進製造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分類推進製造業數位化轉型,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金壯龍還說,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並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的現代化產業。但不能將傳統產業當作低端產業簡單退出,而是要「老樹發新芽」,推進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讓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綠色等方向轉型。

 優勢產業則要鞏固提升其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繼續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陸製造品牌,包括大型郵輪和大飛機等。金壯龍強調,要著力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今年大陸將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也準備試點開放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增值電信業務。

 「新質生產力」是由習近平提出,也是今年「兩會」的熱詞。其定義就是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由創新來主導,並符合高科技、高效能等特徵的生產力型態。

(相關新聞見A6)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