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調幅拍定 產業漲7%~25%

電價調漲方案正式拍定。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22日決議,平均電價調漲11%,平均每度電價為3.4518元,4月1日開始實施。調整後的各類電價,民生用電330度以下、小商家700度以下均調漲3%,約占總用電戶93%、約1,250萬用戶會受到影響;產業用電則考量不同產業的經營狀況,調幅在7%~25%。

 虧損情況持續惡化的台電,已於2022及2023年分別調漲電價8.4%、11%,今年再度調整,平均調幅則為11%,審議會定調以不超過近2年調整幅度為原則。經濟部評估,民生用戶每月平均增加支出20元、小店家每日電費增5元。

 台電指出,此次電價調漲原預估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0.237%,但由於4月份上路,影響指數應為0.178%或更低。

 依經濟部原先提出的方案,民生用電以700度為最低調整門檻、小商家1,500度以下皆調漲5%。經會議討論,決定依商總建議,將民生用電在330度以下漲幅降為3%,331~700度漲幅5%,701~1,000為7%,最高漲幅適用1,000度以上為10%,預估約1,250萬戶受到影響。

 小商家則設4個級距,分別在700度以下調漲3%,701~1,500度調漲5%,1,501至3,000度調漲7%,3,000度以上調漲10%。

 產業一般用電部分,則依用電狀況設3級距,包括「用電成長10%」、「用電持平或衰退未逾10%」、「用電衰退逾10%」等,漲幅分別為14%、12%、7%,以減緩對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影響戶數約44萬戶。

 至於被準總統點名要加強節約的用電大戶則分成四級距,5億~50億度調漲15%,主要包括半導體、封裝、台鐵、高鐵等公司適用;另外2個級距,50億~100億度漲18%,100億~150億度調漲21%,但尚無公司適用。而150億度以上超大戶漲25%,台積電就適用此方案。

 此外,針對網路資料中心類型的用電大戶,經濟部規劃漲幅高於一般工業用電。用電量5億度以上且兩年用電成長者,及用電量0.5億以上的資料中心,依用電量規模調漲15%~25%。

 農漁、學校(幼兒園至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維持凍漲,明年則由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經費支應。

(相關新聞見A4)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