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攜OpenAI打造超級電腦

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微軟計劃砸下超過1,000億美元,與OpenAI聯手打造資料中心,其中包括一台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人工智慧(AI)超級電腦,可容納數百萬個AI晶片,最快將在2028年啟用。

 熟知內情人士表示,這項投資計畫將由微軟埋單,成本可能是現今一些最大資料中心的100倍。報導指出,該計畫的成本可能超過1,150億美元,比微軟去年在伺服器、建築物和其他設備的資本支出高出逾2倍。

 資料中心內的超級電腦被稱為「星際之門」,預計設址在美國,將是兩家公司在未來6年打造的一系列設施中規模最大的。

 據悉,微軟與OpenAI將超級電腦計畫分為五個階段,「星際之門」為第五階段。微軟正為OpenAI開發較小型、第四階段的超級電腦,預計在2026年推出。

 第四和第五階段大部分的成本將花在採購所需的AI半導體。AI晶片售價動輒上萬美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稍早透露,最新AI晶片Blackwell B200的定價在3萬至4萬美元之間。

 微軟與OpenAI尚未決定「星際之門」使用哪家業者的晶片,也有可能採用不同供應商的晶片,例如輝達、超微,或者是其他業者。

 微軟亦曾在去年11月推出兩款客製化AI晶片,包括AI晶片Azure Maia 100與雲端運算處理器Azure Cobalt 100。

 微軟發言人法蘭克.蕭(Frank Shaw)未直接回應有關推出「星際之門」超級電腦計畫的提問,僅透過聲明表示,「微軟持續規劃下一代基礎建設創新,俾以繼續推動AI進展。」OpenAI則未能即時表示意見。

 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點燃全球AI熱潮,企業快速採用生成式AI技術,帶動可處理先進任務的AI資料中心需求呈現爆炸性成長。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