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簽署AI安全雙邊協議

全球大打AI軍備競賽,也憂心AI潛藏的風險,美英兩國率先以國與國方式建立夥伴關係,研究如何測試及評估AI模型風險,並簽署全球首份AI安全雙邊協議,攜手開發先進的AI模型測試,共享與AI安全相關的知識技術與人才。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與英國科技大臣唐萃蘭(Michelle Donelan),1日在美國華府簽署諒解備忘錄,內容除提到共同開發先進的AI模型測試,兩國政府也將共享與AI安全相關的技術知識、資訊及人才,履行去年11月在英國AI安全峰會做的承諾。

 根據這項協議,美英擬對可公開取得的AI模型至少進行一次聯合測試演習,並探究雙邊機構人員交流的可行性。為促進AI安全,美英均將致力與其他國家建立類似夥伴關係。

 AI模型及系統的能力和風險、AI安全技術研究,美英對這些關鍵訊息都有彼此分享的打算。

 根據協議,英國去年11月成立的「AI安全研究院」(AI Safety Institute)及美國對口單位將成專責機構,透過借調兩國研究人員交換專業知識。此外,就如何獨立評估OpenAI、谷歌等民間企業建構的AI模型,美英AI研究機構也尋求合作。

 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全球掀起生成式AI熱潮,矽谷科技巨頭前仆後繼加入AI軍備大戰,但也引發部分工作遭淘汰、影響大選及其他道德隱私風險的隱憂。

 去年10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旨在降低AI風險的行政命令。美國商務部今年1月宣布一項提案,要求美國雲端業者須做出判斷,看是否有外國實體想透過美國數據中心訓練AI模型。

 英國2月表示,將斥資逾1億英鎊設立九座全新AI研究中心,並對監管機關人員進行AI技術培訓。

 除了英美在AI安全議題聯手合作,擁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也積極推進AI監管法規。歐洲議會在今年3月13日通過全球第一個AI法案,藉此規範和管理ChatGPT等AI系統。歐盟各成員國最快在4月批准該法案,5月或6月公布在歐盟公報,正式成為法規之後12個月生效。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