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讓公股銀行龍頭華麗轉身,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上任七年半期間,以「改革兩把刀」並進,優化資產結構、強化負債管理、有效運用資金及精準控管風險,讓臺銀成功轉骨,獲利翻了超過1倍,持續朝實力與地位兼備的國銀領頭羊邁進。呂桔誠提到,臺銀「轉骨」成功,是全團隊努力不懈的成果,後續目標是成為「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永續的推手」。
提振獲利 也重資產品質
2016年呂桔誠重新回任臺銀董事長,臺銀稅前盈餘由2015年的106億元,至2023年已達284億元,若再加回99億元的政策性負擔,盈餘已達383億元,獲利不只翻1倍。呂桔誠指出,若以RoRWA(風險加權資產報酬率)來看,則由2015年0.53%,拉高到2023年1.19%,代表臺銀以低風險性資產創造更高收益率。臺銀近年資產品質健康,風險承擔能力佳,2023年底逾放比僅0.086%,備抵呆帳覆蓋率達1,726%,遠高於國銀平均值968%。
呂桔誠表示,這主要歸功「三駕馬車」策略奏效,平衡發展企業及國際金融、個人金融、政府部門三大業務,並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過程沒有捷徑,是上下一心,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成果。
房貸加持 消貸餘額破兆
談到三駕馬車策略,呂桔誠在個金業務下極大功夫,他回任臺銀後即定下房貸業務每年新承作1,000億的「千金」目標,2018年增加到「兩千金」,即每年房貸新承作超過2,000億元。呂桔誠分析房貸具備「低風險」特質,又能提供固定收益,可逐步消化超額流動性資金,搭配原先臺銀已穩固的企金及政府部門業務,帶來穩定平衡的收益來源。
去年臺銀的消費者貸款餘額已達1兆997億元,占總授信資產逾三分之一,其中房貸餘額持續增長,由2015年6,053億元,至今年2月底已達1兆846億元,其中含今年上半年即將破兆元的房貸授信9,872億元,已是國內房貸業務規模最大的銀行。
臺銀的房貸業務大多承作自住案件,第三戶占比極低、亦不做餘屋貸款、不主動承作豪宅案件,國內青安房貸專案總餘額就有超過四分之一是臺銀貢獻;房貸逾放比僅0.08%,最終損失率也僅有百萬分之八,「將舊的業務賦予新的策略」,為臺銀帶來源源不絕的收益活水。
調整存放結構 增加收益
負債管理方面,呂桔誠著重資金使用效率及收益。臺銀的總存放比從2016年的60.1%,提升至2023年的68.5%;其中台幣存放比從63.8%拉上79%,以3.9兆元新台幣存款規模,平均存放利差75bps計算,放款增加6,000億元,利息收入年增約45億元,透過資金有效運用大幅提升獲利。活存比則從2016年的38.6%,到2023年已達44.5%,淨增加6個百分點,將定存轉為活存,降低資金成本,都非一蹴即成。
除改善存放結構,呂桔誠也鼓勵增加美元存款。臺銀美元存款由2016年122億美元,到今年2月底達266億美元,光是去年9月啟動的「美元存款2.0」,半年淨增加49億美元,除放款、部分拆放同業外,有約3成投資債券,三分之一拿來做SWAP,其他銀行也拆放美元給臺銀,成為美元造市者(Market Maker),也增加不少低風險收益來源。
臺銀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提高有價證券投資部位,建立穩定投資組合,投資部位由2016年約76億元,增加到現在約300億元,長期平均收益大約4%~5%。
呂桔誠表示,臺銀脫胎換骨,他也期勉同仁要成為「雙B」,身兼「Banker(銀行家)」和「Businessman(商人)」,而不是Bureaucrat(官僚心態)。
呂桔誠認為改革就是用兩把刀,一把是關公的大關刀,精準快速大刀改革,一把是手術刀,是專業細緻處理細節,業務策略大方向訂定後,後續管理包括績效考核標準,風險管控措施,人才培育計畫等也要彈性配合調整。
三大目標 新臺銀拚永續
轉骨成功的臺銀將力求成為「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永續的推手」,逐步實踐永續發展目標。呂桔誠說,具體的實踐方法,首先就是普惠金融,成為全民的銀行。他舉例臺銀承作就學貸款,成為客戶一生中第一個給予信用額度的銀行,畢業後,臺銀可進一步讓學貸客戶成為信用卡客戶,待客戶要成家立業,需要房貸時,也會選擇臺銀。
至於成為「台灣靠山」,臺銀是龍頭銀行,積極配合政府政策、以資金協助重大建設,扶植產業,是推動台灣經濟重要力量。在ESG的實踐上同樣也要成為「永續推手」。
呂桔誠指出,ESG不只是環境保護,更要關懷社會和強化公司治理。臺銀2020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時,呂桔誠就決定停止承作高收益率的賭場相關融資,也是國銀中首家。
在社會關懷上,臺銀多年來與導盲犬基金會合作,每一年導盲犬認同卡約可回饋給導盲犬基金會400萬元;另每年也辦理藝術季、書法季、音樂會等活動,將社會參與提升至文化藝術層面。
臺銀近期推出普惠金融微電影系列,其中「自己的一片天」的主角小天,是呂桔誠周末在網路上看到為翻轉人生而創業、卻在疫情期間差點被8%高額貸款利息壓得喘不過氣的案例後,親自請臺銀鄰近分行去關心、協助申辦低利青年創業貸款,幫助小天度過難關。呂桔誠說,在銀行能看到很多真實案例,每次協助客戶度過難關,「我們的工作就變得有意義了」。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