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開鍘 中國電動車關稅擬升至100%

美國總統拜登2022年啟動川普時代對中國的關稅措施評估,最快14日公布結果。美方除了將大幅維持現有關稅,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等戰略產業都會被列入加徵關稅名單,尤其電動車關稅將大幅調升3倍至100%,加稅領域還包括中國醫療器械。是否掀起新一輪的貿易戰,引發市場關注。

 綜合外媒11日報導,消息人士表示,拜登政府本次將對中國加徵具有針對性的新關稅,涉及電動車、半導體、電池和太陽能等關鍵領域,尤其對電動車徵收的關稅將升至100%,其他中國進口車輛也須再加增繳付2.5%關稅。由於在美國缺乏製造工廠,中國車企需透過海運將產品運至北美,若再逢高額關稅,將無利可圖。

 稍早前,美國4月剛宣布對中國鋼鋁徵收3倍關稅。由於中國電動車崛起引發歐美汽車界焦慮,近日歐盟表示,今年暑假前將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5%~30%關稅,但當地業界批評,以中國車企低廉成本及供應鏈強大的議價能力,關稅應課徵到50%以上才具嚇阻力。

 其實,美國雖對中國電動車進逼國門擺出陣仗,但據陸媒CNMO資料顯示,2017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前,中國汽車全年出口106萬輛,前三位為伊朗、美國(21.5萬輛)、日本,此後隨著中美關係惡化與國際地緣政治衝突,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22萬輛,前三位為俄羅斯、墨西哥、比利時,美國則跌落至第14位,全年僅自中國進口7.5萬輛。

 另據路透報導,美方加稅領域還包括醫療器械,將對注射器、個人防護裝備等中國製造的醫療器械徵收新關稅。報導指出,當年新冠疫情暴露出美國缺乏從防護服、口罩到呼吸機等關鍵醫療設備的生產,迫使美國向中國尋求協助。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注射器在2021年達3.48億美元高峰,但2023年已下降到約1.67億美元。

 市場擔憂,美方關稅措施或會招致中國報復,從而影響全球經貿。川普在總統任期內曾對中國徵收廣泛關稅,引發美中關稅戰。(相關新聞見A5)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