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利率調控機制」新方針 時隔10年…人行再提正回購

中國人民銀行7日推出全新貨幣政策工具-臨時正回購或逆回購操作,即日起上路。人行相隔近十年再提正回購,著眼新工具除能及時調節短期流動性,也能增強利率管理,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最快本周登場。

 人行公告,即日起將視情況開展臨時正回購或臨時逆回購操作,時間為交易日下午4時至4時20分,期限為隔夜,採用固定利率、數量招標,臨時隔夜正、逆回購的操作利率,分別為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減20個基本點和加50個基本點。根據目前7天期逆回購利率1.8%來看,臨時正回購利率為1.6%、臨時逆回購利率為2.3%。

 所謂的正回購,是指人行向市場賣出有價證券,並承諾在未來特定日期以約定價格買回這些證券的交易行為;逆回購是人行向市場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這些證券賣給市場的交易行為。

 兩種操作都是人行調節貨幣供應量的工具,正回購用於回收資金,而逆回購多半用於增加市場的流動性。

 華創證券指出,人行此舉對市場意義重大,譬如人行若希望降低資金水位,透過臨時正回購收緊流動性,因訂有操作利率上限,可避免利率反彈幅度超過人行預期。反之亦然。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分析,過去的公開市場操作為交易日上午9點到9點20分,期限為7天、14天、28天等期限,本次推出的新工具,等於從進場時間到期限都有創新調整。雖然後續操作規模和頻率尚待觀察,但因其是隔夜利率,更能即時向市場透露人行意圖,亦有助於穩定短期利率。

 人行行長潘功勝6月中旬在陸家嘴金融論壇曾表示,大陸的利率調控機制仍有改進空間,可考慮以7天期逆回購的短天期操作利率作為主要政策利率,並適度收窄利率波動的幅度。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