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研討會 抓住新變局下的投資機遇

臺灣期貨交易所與工商時報共同舉辦的「2024 NEW FUTURES期貨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29日舉行,研討會聚焦五大核心議題:全球政治與經濟局勢對期貨市場的影響、通膨趨緩背景下的投資策略、創新期貨商品的應用與潛力,以及數位化轉型下的市場挑戰與機遇,特別是在新增ESG公司債及Al相關期貨商品的背景下,如何實現投資組合的避險與增益雙重目標,更是市場焦點所在。

 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致詞時指出,研討會邁入第六屆、過往表現亮麗,論文發表讓實務界與學術界有交流機會。今年期貨市場交易口數累計至11月28日突破3.66億口,超越去年全年的3.42億口,張振山預期,12月數據將更亮眼。

 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表示,期交所與工商時報合作學術與實務期貨研討會多年,很感謝學術界的師生投入,使產學界有交流的機會。

期貨市場在這波浪潮中表現突出,成長幅度領先全球,吸引外資目光,也促成了與國際交易所的合作,成就源自於期交所對市場需求的洞察,以及在技術與產品創新的投入,成為資本市場的典範。

 研討會專題演講邀請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從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復甦、中東及東歐地緣政治風險、通膨壓力等面向,探討如何以變應變,確保市場穩健發展;期交所企劃部經理戴良安聚焦創新期貨商品,解讀全球商品小型化趨勢如何降低交易門檻,分析如何透過微型期貨商品兼顧避險與收益,拓展市場藍海。

 陽明交通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黃思皓探討AI及雲端技術如何改變金融市場的運作模式、高效能運算如何提升市場效率,提供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展望。主題座談由王健全、黃思皓、證基會董事長張傳章與期交所副總經理楊朝舜,一同討論「全球經濟脈動下的期貨機遇與挑戰」。

 論文發表展現「New Futures」系列活動對期貨市場發展的深耕努力,本年度入選的20篇優秀論文涵蓋氣候變遷、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多元議題,為臺灣期貨市場注入更多創新思維。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