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貨櫃海運 元旦噴漲

元旦漲價潮來襲!隨工廠年前趕出貨好過年、美東碼頭罷工疑慮未解,持續催出貨櫃海運貨量,海運一哥地中海航運(MSC)、中遠海運、陽明等航商,趁勢發出美國線明年1月1日漲價通知,美西線喊漲逾3成、運價一舉漲破6,000美元,美東線喊漲約2成、逾7,000美元大關。

 根據貨代業者接獲通知,包括MSC美西線每40呎櫃漲至6,150美元,美東線漲至7,150美元;中遠海運美西線每40呎櫃漲至6,100美元、美東線漲至7,100美元;陽明等航商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報備1月1日喊漲綜合費率附加費(GRI),美西、美東線每40呎櫃皆喊漲約2,000美元。

 另,歐洲線船舶裝載率高,本周多家航商再推加價買艙費約200美元。貨代業者透露,航商都說要漲但不急於表態,因明年2月起三大海運聯盟重組加劇競爭,航商已開始搶貨、搶客戶;高運價持續吸引加班船投入,市場競爭激烈,容易讓運價鬆動,目前歐洲線每40呎櫃運價仍有約5,000~5,300美元。

 反映在12月下半月,美國線運價從2字頭漲至4字頭,漲幅約2,000美元,反觀歐洲線則是持平或微跌。據了解,MSC、馬士基、赫伯羅特等三大歐系航商考量明年聯盟重組,在歐洲線主場正展開市占爭奪戰。

 此外,傳有愈來愈多加班船投入歐洲線搶賺高運價,出現3,000TEU小型加班船搶市,消化堆積在新加坡的貨物,主要來自東南亞各地工廠,因應農曆年節提早出貨。

 航商、貨代業者稱,漲不漲得成、漲幅多寡,還是要回歸市場供需,還有美東碼頭一旦罷工,勢必會影響節後運價。另多家航商計畫1月初擴增運力搶賺高運價,如在亞洲至北歐部署運力月增11%,以及聯盟重組加劇競爭,恐將帶來運價戰壓力。

(相關新聞見A5)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