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提三展望 迎戰川普2.0

經濟部10日召開年終記者會,部長郭智輝簡報時指出,2025年首重三大工作展望,包括促成台美日半導體供應鏈合作、培訓產業20萬AI人才、以及支持中小微企業轉型。

 面對「川普2.0」即將來襲,他表示,對於影響較大的ICT和汽車產業,經部將協助供應鏈盡量往美國移動,並以在民主陣營國家布局產業園區為目標。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2025年持續促成台美日半導體供應鏈合作,除台廠如台積電等在全球布局,和外商來台投資創新高外,更要共創海外產業聚落、供應鏈端技術創新及規模量產,與客戶端創新能力。

 郭智輝亦揭露境外關內2025年三個具體項目:參加美國Selext USA、赴日本九州設立服務公司、德國以台積電德國廠為核心,與波蘭、捷克形成歐洲晶片三角,發展半導體聚落。境內關外部分,則持續以九大國際展覽發展美食、購物、大健康三方向。

 郭智輝指出,20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正式上任後,關稅政策會更明確,如果廠商瞄準美國市場,就必須要接受大環境的改變,而經濟部所能做的就是協助其供應鏈往美國移動。他認為,台灣廠商可以往更多民主陣營國家布局,2025年經濟部瞄準四重點地區,包括美國、德國、日本和菲律賓,透過以大帶小模式協助產業群聚、打造產業園區,首要優先就是半導體供應鏈。

 另外,郭智輝認為,川普重視汽車、航太、建築,可能提高油電車需求等,都很適合台灣一起合作的,從政府推動五大信賴產業來看,未來四年川普執政期間,絕對會成為台灣的優勢;他指出,台灣企業特性是「彈性與速度兼備」,整合出獨特的發展模式,也因此,台灣傳產目前雖遇到瓶頸,但他相信未來會回目到過往繁榮。

 郭智輝也表示,川普抨擊「風電像垃圾」,也可能使台灣風電發展獲得低成本機會。同時,為分散能源供給來源、確保能源安全,在合理的商業條件之下,也會考慮增加對美國能源的採購。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