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趕進度 跨部會規劃示範區

經濟部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經長郭智輝指出,2024年離岸風機達374座、全年約發80.05億度電,2026年離岸風場可再完工2.2GW,可增供110億度綠電。光電方面,2024年全年約發149.26億度電,在2026年以前仍需新增約6GW裝置容量,約可增加65億度綠電。

原訂2025年光電設置目標20GW、2026年達23GW,缺口尚有5.78GW。主因地面光電受阻,20GW目標將延後一年、2026年達標。能源署意在主推地面型光電以漁電共生,但要等農業部訂定快篩表提升審查效率,未來會據此跨部會推動國家示範區。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指出,歷年太陽光電和風電的實際設置量占新增量、即執行率,自105年再生能源政策推動起算,106年至112年連續七年均呈現落後,平均達標率太陽光電70.2%、風力發電僅33%,且截至113年11月底,整體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11.1 %,僅比八年前增加6.3個百分點。

郭智輝對光電進度落後表示,過去有方向沒具體目標,今年以後將針對所有公共建設、以三個月為單位設下明確目標,會每三個月公布實績。

能源署對於達標也沒放棄,目前光電設施的案源掌握,地面型多於屋頂型,包括公共建設設施、科學園區廠房等,地面型光電則以漁電共生為主。惟漁電共生案源需向農業部或地方農政單位申請許可,也是地方立委質詢關注的標的,為當前最大的挑戰及審查卡關點。郭智輝表示,將推出光電快篩機制,透過政府廉政監督平台,解決過去業者遭黑道威脅等問題,未來所有案子從開標到工程結束,都得到保障。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