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關係回暖 迎來6億英鎊收益

中英兩國關係近期回溫,金融領域成為雙方重啟合作的重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近日與英國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以及英國金融機構負責人會面,就金融合作議題交換意見。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率領英國金融高層訪問團前往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共同主持中斷六年後、重啟的第11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及與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里夫斯會後宣布,本次中英達成包括深化金融服務貿易和擴大農業食品出口的承諾的協議,未來五年內,將為英國經濟帶來價值6億英鎊的收益。

 此外根據人行12日公布新聞稿指出,潘功勝與人行副行長宣昌能還與赴北京參與第四次中英金融服務峰會的英國滙豐集團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渣打集團主席韋浩思(Jose Vinals)、倫敦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施維默(David Schwimmer)等英國金融高層會面,討論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及中國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等。

 去年7月英國工黨政府上任後,對中政策顯著轉彎,繼去年10月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訪中,11月巴西舉行G20峰會時,新上任的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這是兩國領導人自2018年以來的首次會談。

 緊接著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10日、11日率團訪問中國,何立峰共同主持第11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里夫斯並在12日轉往上海訪問並會見上海市長龔正。龔正表示,期待兩地加強經貿往來、金融開放、科技創新合作,並在清潔能源等領域拓展在上海投資布局。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