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立法院院會去年三讀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為中央與地方搶錢、搶權大戰拉開序幕,隨著修法進程持續推進,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煙硝味隱隱瀰漫全台,本報特別製作《財劃法》專題,從各個面向解析《財劃法》對中央、對地方、對財政的影響。
2024年12月底,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預計將劃分給地方政府的統籌分配稅款增加至3,753億元。隨著立法院正式送出修正條文,行政院已依法提覆議,後續政治風暴仍持續醞釀發展中。
為了大幅降低地方對中央的財政依賴,新版《財劃法》提高所得稅(從10%提升至11%)、營業稅(從40%提升至100%)提撥給地方的比率,讓土地增值稅全數回歸地方,同時也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依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估算,扣除無法刪減的法律義務支出1兆8,144億元,其餘歲出1兆3,181億元恐須刪減約28%,才有辦法依新法分錢給地方,可能造成已核定且尚在執行中各項計畫經費難以為繼。
真的是如此嗎?除了請各部會樽節開支、追減預算,中央是否還有其他因應之道?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國樑建議,財政部和主計處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地方政府財政局坐下來會談,釐清中央和地方各自應負責的事項,讓地方政府明白知道財源增加的同時,責任也會增加,例如醫院和學校都可以移交給地方負責;但中央也不是毫無責任,像健保交給地方就完全沒道理。
台大法律學院教授柯格鐘也說,學理上有「財權隨事權分配原則」,意指當財權重新分配時,中央與地方的事權也必須移轉,才能避免「有權無責」的狀況。例如,除了中央政府應主責的國防、外交、司法、幣制之外,也許可將教育、社會福利、醫療公衛等業務轉移給地方,讓地方政府推動更高品質的公共服務。
柯格鐘指出,過去中央政府可以透過計畫型補助款、一般補助款引導政策,如推動長照政策、跨域軌道建設等,未來新法施行後,各縣市獲得的統籌分配稅款將增加,轉變為「各自為政」的狀況,這種狀況並不一定要負面解讀,端賴各地方自治團體是否能好好利用這筆錢,而不是隨便消耗預算。
至於如何確保地方政府不會浮報消耗預算,陳國樑主張,財政收支劃分應更制度化,如限制地方政府的歲出成長,以免從過往的中央浪費,變成地方浪費。他認為,可要求地方財源因應自治事項後如有餘裕,必須優先用來償債,之後的賸餘則應允許地方提列一定金額做為重大施政準備、蓄積日後施政量能。
陳國樑也建議建立「資金回流中央」機制,他表示,根據《財劃法》與《地方制度法》,中央和地方並非僅有「上對下」的補助,也存在「協助」機制,兩者之間的財源其實是雙向而非單向,只是過往財源多數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財務狀況不佳,因此從未採取地方財源回流中央的協助金機制。
陳國樑認為,財主單位未來可擬定「直轄市及縣(市)對中央政府協助辦法」,規定若地方政府獲配來自中央的財源大於歲出,中央從地方政府取得協助金即具有正當性,至少可以讓部分資金回流,降低對中央財政的衝擊。
陳國樑補充,目前台灣營業稅稅率為5%,比日本的8%還低,其實有調高的空間;現行法定營業稅稅率是5%至10%,而這次《財劃法》修法時是以徵收率5%設算、且稅收全部劃歸地方,但若之後上調營業稅率至8%,將可進一步思考如何分配增加的稅收。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