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 力推自願性碳市場

企業及民眾重視並實踐淨零碳排,「自願」做好、做滿才是最佳境界。環境部「自願性產品碳足跡核定標示及管理辦法」正式公布,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將進一步汲取國際經驗,發展自願性碳市場,以及智慧碳城市,加速綠色數位轉型,運用創新科技解決環境問題,開創綠色經濟新契機。

 據環境部調查,目前市面上有效碳足跡標籤636件,以日常生活所使用各種產品為主,包括食品、食用油、飲料、清潔用品,也包括交通運輸服務類等,鼓勵企業並自我管理產品碳足跡計算及標示,讓產品製造、輸入或販賣業者,從產品製程及供應鏈掌握碳排放量,有一致性計算及揭露,藉由辦法的訂修,擴大推廣作法、強化管理機制。

 國際鏈結部分,環境部與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 GeSI)簽署合作備忘錄。GeSI是由資訊與通信技術(ICT)產業領袖組成的全球聯盟。環境部與該機構合作,共同探討「ICT 解決方案的淨碳影響評估方法」及「數位化目的之績效框架認證」。

 彭啟明進一步指出,GeSI過去與歐盟執委會合作多項計畫,特別是針對如何利用ICT技術來支持歐盟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和歐洲綠色政綱等,提供有關數位化及永續發展政策的建議,有助我國ICT產業在淨零目標上發揮積極作用,協助ICT產業評估ESG表現。

特別的是,台灣ICT業者有不少已是GeSI會員,例如台灣大哥大副總經理劉麗惠、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等。

 GeSI執行長Luis Neves表示,台灣在資訊及通訊技術產業擁有全球領先地位,GeSI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及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合作開發UNGIH數位平台等,有相當進展,GeSI將結合台灣的科技優勢與國際網絡,共同開發、推廣永續數位解決方案。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