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盤點 關稅風暴中優勢產品出爐

美國對台加徵32%高關稅,主要基於美台貿易逆差,台灣欲降低對美貿易順差,已規劃擴大對美採購作為談判籌碼,其中包括採購美國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目前台灣對美國採購液化天然氣占比約為10%,經濟部長郭智輝9日在立法院經委會表示,根據需求,未來可以增加到20、30%。他並指出,有幾類產品在這次關稅風暴中,影響較小。

經濟部與國發會9日於立法院經委會,進行「國際經貿情勢變化,提出協助國內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因應之對策」專題報告。

郭智輝表示,過去和美國採購液化天然氣量不大、和澳洲採購較多,主因為美國航點到台灣的航程太遠,但是若從阿拉斯加採購液化天然氣,航程只要10天,也不會經過有中國大陸不確定風險的東海海域,對台灣來說,是非常好的選項。

關於中油參與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專案,投資額高達440億美元,郭智輝回應,台灣參與是為了取得股東身份,據此獲得更好的價格,因此投資金額亦考慮到未來採夠的量,台灣投資金額不可能達到一半。

另台灣對美出口產品當中,以伺服器與零組件占比最高,不過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台灣伺服器供應商大多為代工,稅是原廠要負擔,經濟部已和伺服器業者談過,業者回應32%「不是問題」。

同時,台灣品牌廠商則對經濟部表示,其優勢商品利潤高於32%,這方面也「ok」。他進一步說明,優勢商品例如汽車零組件Aftermarket(AM),大概就是獨占市場,如果買方有需求,就必須承擔32%關稅成本。

郭智輝說,有些廠商的生產基地不一定只在台灣,有可能在墨西哥,美墨之間因有美墨加協定(USMCA),亦有機會豁免。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