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首談 聚焦三大議題

川普政府把台灣列入首波關稅談判名單,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證實。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在產業之旅過程中表示,台美雙方正就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出口管制等多項議題,於11日晚間視訊會議中交換意見。

 總統賴清德12日出席國際扶輪社活動致詞時亦強調,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不用太恐慌,臺灣的經濟產業的韌性已存在,希望藉由跟美國產業的合作,提升臺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

惟,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是此次我國五大因應策略的首要,將擴大對美採購,降低貿易逆差,擴大對美投資,深化臺美產業及經貿合作,積極解決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同時也解決美國關切多年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和低價傾銷的洗產地的問題。

 至於談判內容與細節,卓榮泰說,基於國際談判慣例與雙方默契「不能透露」,雙方都願意在這樣基礎上持續進行有效的談話跟合作,行政院未來一定會在適當情形下,再向國人充分說明。

 考量美方已宣布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天,卓榮泰表示,在這段黃金時間當中,政府首要工作除了重組最有效的談判團隊,與美方進行直接有效的談判,也會加緊完善政府所提支持方案,俟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通過後,政府將以最快腳步,讓各大產業獲得支持。而原先預計4/14(周一)公布880億支持方案中各項協助措施的申請時程、流程及條件等,也將延後一周後公布,在這段期間行政院將透過更多、更頻繁的產業傾聽之旅,了解產業實際需求後再做適度調整。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