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我們擁有金山銀山,家大業大是優勢。」凌忠嫄去年8月出任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談起臺灣金的獲利表現,她展現信心說,旗下核心子公司臺銀去年獲利創新高,如果把政策性負擔也算進來,獲利逾400億元,為公股之首。擁有全國最多存款、客戶數的臺銀,善於運用優勢,創造經營績效;不過,老牌銀行也要克服問題繼續向前行,具體的說,將更聚焦資產活化及數位轉型,因應快速變化的金融環境。
凌忠嫄曾任財政部賦稅署組長、國稅局局長、國庫署署長等職務,離開財政部後,先後掌舵輸出入銀行、土地銀行與彰化銀行,踏入銀行圈十年之際,由於表現優異,去年成為公股行庫的龍頭臺灣金、臺銀董事長,成為金融圈的焦點人物。
■獨特優勢 坐擁金山銀山,家大業大
接受專訪時,凌忠嫄開門見山,以「金山銀山」形容臺銀所擁有的優勢,「其他銀行做授信,往往要先追存款,臺銀基本上不用。」因為老牌銀行的品牌,本身就承載著信任價值,許多民眾選擇存款銀行時,第一想到的就是臺銀,臺銀也一直保有穩固的競爭力。
比較起曾經任職過的其他銀行,凌忠嫄說,臺銀很特別,背負許多政策性任務,例如協助代操政府基金、辦理新鈔兌換、運鈔作業等,這些業務雖非直接創造利潤,但存在其社會責任,使臺銀在台灣金融體系具備獨一無二的位置。撇除政策性任務,臺銀與一般銀行競爭時也不遑多讓,去年整體營運績效亮眼,獲利更創新高。
但她強調,即便坐在「金山銀山」上,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如何運用既有優勢催動獲利引擎,創造更卓越的績效,是她到這裡很重要的使命。在凌忠嫄的構想裡,銀行獲利動能有三大支柱,分別來自利息、手續費收入及財務操作,因此將在企金、消金及財操三大主軸上,持續深化布局。
■三大主軸 深化布局企金、消金及財操
企金方面,臺銀長期深耕授信業務,包括聯貸案、中小企業放款、海外授信,凌忠嫄說,很多大型企業聯貸案,只有臺銀有充足量能去承作,因此,2024年於國內聯貸市場擔任管理行(Bookrunner)及主辦行(Mandated Arranger)聯貸額,各為89.22億美元、83.63億美元,連續六年居冠,這部分會持續強化,保持領先地位。
在中小企業授信上,因有信保基金提供保證,風險相對可控,收益性佳,但她認為更重要的是有助行員由小案做起培養授信專業能力,也是今年重點業務之一;至於海外授信部分,由於臺銀目前有12家海外分支行,但貢獻獲利占比重並不高,因此聚焦利差較高的案源,提升收益性為今年的重點。
授信的第二大項為消金部分,房貸為主要業務。臺銀目前房貸餘額逾兆元,近期房貸量仍大,以新青安、無自用住宅首購為主,也獨家承作公教築巢優利貸。凌忠嫄說,臺銀不擔心存款來源,但要配合央行管控,管制總量。包括學貸、青創貸款、信託、保險等各項業務,都要持續發展。
金融操作部分,凌忠嫄說,臺銀去年績效出色,整體資金運用於放款外的投資等淨收益為181億元,年增約24%,今年因川普新政帶來不確定性,操作難度提升,臺銀將積極調整投資配置,在波動中創造穩定收益,股票部位適當調節、逢低進場,債券亦布局能收取固定息收的海外債,貨幣市場利差交易。
■未來挑戰 善用資源,尋求創新與轉型
在談及未來的挑戰時,凌忠嫄認為,臺灣金、臺銀不僅要依賴傳統的金融業務實現增長,還要善於利用既有資源、發掘問題並予以解決,「尤其是資產活化及數位轉型方面的努力」。
臺銀全台擁有大量不動產資產,價值逾千億元,這些資產若能妥善規劃、活化運用,就能換取現金流。具體做法上,除了將空地出租外,凌忠嫄透露,近期已請內部研究新的發展方向,例如將不動產證券化,做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等,希望收入來源更多元,但這部分雖受限法規,短時間難以實現,「至少要先起步」!
她並提及數位化會是另一項關鍵任務。臺銀是國營銀行,預算編列需要時間,導致AI、系統發展進度相對稍慢,不過,「凡事都要起步,並急起直追,不能愈來愈落後」,將先從精進現有產品的數位化做起,讓客戶使用體驗更便利。
「知道問題點,才能夠成長。」訪談中,凌忠嫄數度提及「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帶領臺灣金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尋求創新與轉型,確保在變局中持續成長,走出這家臺灣歷史最悠久銀行的新時代路線。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