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3,521% 美天價關稅 狠砍東南亞太陽能

美國近年嚴加打擊中國企業海外「洗產地」,在結束長達1年的調查後,對來自東南亞四個國家的太陽能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反補貼「雙反」新關稅,稅率依不同國家、企業不等。其中,來自柬埔寨的產品最高面臨3,521%的驚人關稅,被視為劍指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中資巨頭。

 路透22日引述美國商務部稅率顯示,最新出爐的太陽能「雙反」稅率總體高於2024年底宣布的初步關稅,及今年2月的修訂關稅。馬來西亞晶科能源產品的傾銷和反補貼稅總額最低,為41.56%;天合光能泰國廠生產的產品面臨375.19%稅率;柬埔寨生產商因不配合美方調查,面臨3,521%的關稅。

 美國太陽能製造業團體美國太陽能生產貿易聯盟委員會去年指控,中資大型太陽能面板生產商利用馬、柬、泰、越工廠,傾銷低於成本的太陽能面板且獲得不公平補貼,削弱美國太陽能產品的競爭力,呼籲美國政府保障本地規模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太陽能產業投資。

 這項判決在美國業界引發兩極反應,代表控方的律師布賴特比爾(Tim Brightbill)指出,判決結果很重,可望解決不公平貿易行為。

 但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美國清潔能源協會(ACP)等業界團體擔憂,關稅將影響美國國內的模組裝配產能與太陽能推廣計劃。

 市場人士說,中國光電企業歷經多年「雙反」、301條款及201關稅的持續施壓,對美出口已明顯降低。另中國業者早將生產線轉往印尼、寮國、印度等尚未課稅的地區,衝擊有限。但產業顧問機構Clean Energy Associates預期,下一波被美國點名的極可能是相關國家,中企將觀察美國動向,譬如晶澳科技表示,預計今年底啟用阿曼新廠。(相關新聞見A3)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