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景氣 轉低迷黃藍燈

台灣經濟研究院30日發布3月製造業景氣燈號,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單月大減4.54分至12.12分,燈號由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急轉直下,跌至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一次抹滅上月的上漲幅度,也造成今年首季就出現第二個黃藍燈。

 製造業景氣3月狂退溫的原因,明顯是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調整,關稅壁壘風險升溫。

 台經院指出,國內製造業仍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等商機持續,資通及電子零組件等需求,加上客戶因美國關稅變數提前拉貨,進出口、製造業生產指數與外銷訂單年增率,仍呈雙位數成長。但漲幅較上月數值明顯縮小,影響需求及原物料投入等指標表現。

 製造業景氣退溫的一大原因是,國內股市受美國關稅政策迭起影響,台股出現賣壓下挫,台經院的廠商調查也顯示,看壞未來半年景氣表現的業者比例,較上月數值增加,拖累經營環境面指標。

 台經院最新景氣調查是3月的情況,經濟部和財政部統計的4月出口及外銷訂單,都有拉貨紅利,而即將於5月2日公布的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月川普關稅加徵以來的第一次廠商調查,4月川普關稅措施反覆,進出口商難以判定進貨成本而停止進貨,實際上很難反映出拉貨效應而有景氣擴張。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提醒,美中間關稅抗衡近乎形成兩國貿易禁運,加上對等關稅可能危及中國以東南亞作為轉口、洗產地的中介,削弱中國的出口,情勢十分不利大陸產業、經濟表現,進而影響我國製造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

 目前最新訊息是,川普總統就職百日豁免進口汽車零件關稅,但其細節尚未交代清楚。台經院指出,貿易不確定性風險的增加,恐衝擊企業投資信心與供應鏈布局,更會制約國內產業復甦力道。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