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富士軟片轉型CDMO策略布局

富士軟片於2025年4月22日宣布,其生物製藥CDMO子公司FUJIFILM Diosynth Biotechnologies(FDB)與美國製藥巨頭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簽署一項總額超30億美元的代工合約,為其生產抗體藥物,凸顯富士軟片在全球CDMO領域的領先地位。富士軟片自1934年以相機底片起家,面對數位化浪潮導致底片市場萎縮,以及日本老齡化社會的醫療需求,積極推動業務轉型。2006年進軍醫療照護產業,2011年透過收購跨足生物製藥CDMO領域,現已成為全球生物製藥CDMO產業的領導者。

 富士軟片的膠原蛋白技術源自傳統攝影底片業務。作為生物相容性材料,膠原蛋白為富士軟片進軍醫療照護產業奠定技術基礎,廣泛應用於藥物傳遞、再生醫學及化妝品,成為轉型關鍵。

 富士軟片透過收購國際大廠業務並設立子公司,強化其在全球生物製藥CDMO技術整合與市場競爭力。例如其子公司FDB自2011年即透過收購美國默克的生物製藥CDMO業務,取得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與英國比林漢姆製造設施。

 此後,富士軟片持續透過併購擴張版圖,近年來投資約30億美金,於美國、丹麥、英國與日本設立CDMO據點,藉由全球布局提升供應鏈韌性。2021年,富士軟片再度改組醫療照護業務,出售聚焦於B2C業務的日本再生醫療公司J-TEC(即便該公司當時在全日本已有四款再生醫療產品),成立新的「生命科學策略總部」,聚焦以B2B為主的生物製藥CDMO、生命科學等業務。成長動能:生物製藥CDMO領域引領轉型與創新根據富士軟片今年3月公布的資料,2023年度總收入達2.96兆日圓,其中醫療照護事業為第二大營收來源,達9,571億日圓,約占總營收的三分之一。在醫療照護事業中,富士軟片投入醫療設備與系統、生物製藥CDMO及生命科學製藥等領域,尤以生物製藥CDMO領域最具成長動能,顯示CDMO業務已成為富士軟片醫療照護領域與營收成長的核心驅動力。

 富士軟片生物製藥CDMO業務多元,包含細胞療法、基因治療、疫苗、微生物培養、脂質奈米顆粒等,不僅為富士軟片在全球生物製藥CDMO市場中建立了強大的競爭優勢,還支援次世代治療方案的開發與商業化,進一步推動其在醫療照護領域的產業鏈地位。

 不只投資半導體,更看重生命科學的未來潛力富士軟片旗下涵蓋影像、醫療照護及電子材料等業務領域,一方面,富士軟片以既有的顯示器材料、消費性影像產品及專業影像設備作為穩固的收益基礎,也投入如半導體材料等電子材料領域。即便在電子與材料領域取得優勢與利潤,富士軟片仍然將CDMO服務與生命科學領域視為成長引擎,並指出細胞與基因治療及抗體藥物是未來深具市場潛力的事業方向。

 借鏡富士軟片於生物製藥領域的轉型與擴張,發現其以核心技術為出發,並且持續順應最新科技與產業發展推出長期策略布局。建議我國生物製藥發展也應該擬定長期的策略方向,強化資源整合,提升台灣在全球生醫供應鏈的地位,提升國際競爭力,並帶動台灣生技產業發展。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