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飆升 環球晶:影響可控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儘管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引發市場關注,但環球晶營運布局橫跨全球,採用多種功能性貨幣,有效分散匯率波動風險,新台幣升值對整體營運的影響「有限且可控」。

 環球晶6日召開2025年第一季法說會,徐秀蘭指出,公司於美國、歐洲、亞洲等地設有據點,採用美元、歐元、台幣、日圓、韓元等多種貨幣,有效降低單一貨幣波動的風險。

 環球晶全球產能與營收中,台灣占比不到三成,曝險程度相對較低;加上全球擴產中的資本支出大多以美元計價,當美元轉強時,反而有助於降低償債壓力。

 根據內部敏感度分析,美元匯率每變動1%,對營運費用影響不到0.5%。

 針對新廠擴建進度,該公司指出,位於義大利的新廠已於今年4月完成首批樣品製作,並完成補助款申請付款程序;美國方面,位於德州的全美首座一貫化12吋先進晶圓廠(GWA),第一季已取得使用許可,並申請第一筆《晶片法案》里程碑付款;密蘇里州的12吋SOI晶圓廠(MEMC)也已提交合格支出文件,進入補助撥付流程。

 三座海外新廠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小量貢獻營收,下半年進入量產爬坡階段,成為全年營運成長的關鍵動能。

 對於德州廠是否進一步擴建,環球晶表示,首要任務為確保第一期如期完工,是否啟動第二期,將視客戶下單承諾、第一期營運效益,以及美國政府政策支持綜合評估。

 徐秀蘭表示,雖然折舊壓力短期內仍會增加,但這是確保長期競爭力的必要投資。近期公司已接獲多筆不同尺寸的緊急訂單,產能利用率回升,反映全球布局效益正轉化為實際營運動能。

 環球晶第一季合併營收156億元,年增3.4%,為歷年同期第三高。毛利率26.4%,營益率16.6%,淨利率9.3%,每股稅後純益(EPS)3.05元。

 本季獲利受兩大因素壓抑,包括全球擴產導致的折舊費用增加,以及對持股德國子公司世創(Siltronic)的帳面評價損失。

 她強調,評價損失僅會計處理,未產生實際現金流出,若扣除此兩因素,本季毛利率達32.1%、淨利率21.9%、EPS達6.94元,反映核心營運體質健全。

 展望後市,環球晶預期第二季營收將優於第一季,部分客戶認為產業最壞時期已過,全年營收有望優於2024年。惟徐秀蘭坦言,實際年增幅仍需觀察貿易政策與各應用市場變化,審慎以對。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