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會談 瑞士登場

中美關稅戰終於出現轉機,應美方邀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期間,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會談;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本周也將與中國對口官員晤談。外界預期,中美對話若能取得進展,可望為兩國元首「川習會」進一步鋪路。

 自從4月份關稅戰持續升溫下,在美方不斷放話但中方始終緘默情況下,中美何時談判成為「羅生門」,如今終獲兩方證實。

 外媒7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預期中美雙邊將討論大範圍關稅下調,並就特定產品的關稅豁免、美國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等政策,以及美國出口管制清單等議題進行協商。Fox引述貝森特在The Ingraham Angle節目中指出,本次會晤目標是討論緩和局勢,而非達成重大貿易協議,「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很多接觸點」,先緩和局勢,然後才能前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7日也強調,美方近期不斷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中方對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施壓、脅迫,都是行不通的。

 本次會談地點在中立國瑞士,外界預期,若中美官員就貿易政策對話順利,有望促成兩國元首在今年稍晚的會晤。稍早外媒報導習川會可能於6月舉行「生日峰會」,但在4月關稅戰開打後在雙邊態度強硬下,外界已將習川會面的可能時間推遲至11月於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相關新聞見A10)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