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流陸港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7日上午表示,要維護中國企業在境外市場的正當利益,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陸港市場。中國金監總局則力推八項增量政策,包括涉及保險資金入市,以及將股票投資風險因數調降10%,藉以活化A股市場流動性。

在人行、金監總局與證監會連袂放出利多大招,加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本周將在瑞士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談下,市場情緒大振,A股各類股普漲;香港恒指開盤大漲500多點,網科、房產、金融股強勢。但此後逢高賣壓出籠,加上國際間利空消息不斷,陸港股指漲幅收斂。

綜合外媒7日報導,中國三大金融監管機構7日聯合舉行記者會,吳清指出,證監會將大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並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步推進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他表示,外資持有陸股流通市值穩定在人民幣3兆元左右,證監會將推進資本市場高水準對外開放,並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陸港市場。

吳清表示,對於確受關稅政策影響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權質押、再融資募集資金使用方面進一步增強監管,幫助紓困解難;全力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支援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報導稱,在證監會宣布支援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後,7日陸股盤後已有10餘家券商正積極籌備科創債申報和發行,約人民幣(下同)160億元的證券公司科創債可望近期落地。

另外,中國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也表示,將推出八項增量政策,其中包括將償付能力規則中股票投資的風險因數進一步調降10%,並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範圍,為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中泰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葛玉翔表示,這次調降10%或將帶動增量資金規模逾1,300億元。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