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推生醫產業成護國神山

總統賴清德9日出席2025生策會年會時指出,台灣擁有完整健保巨量資料庫,醫療與高科技實力世界有目共睹,在全球邁入AI科技時代關鍵時刻,生醫產業能成為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

 賴清德提到,發展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產業,推動生醫產業成為兆元產業,已納入「擴大醫療投資、打造健康台灣」核心計畫。例如,國家癌症防治計畫中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透過NGS篩檢套組研發,能讓醫材產業更加精進,而透過NGS所收集的BioData,也能促進精準醫療與生技產業的未來發展。

 賴清德表示,全球邁入AI科技時代關鍵時刻,只要齊心努力,持續透過法規環境調整,放寬募資、投資限制,完備生技園區聚落,強化人才培育與場域試驗,生醫產業不僅可以立足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也必定能成為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

 他並指出,《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去年6月三讀通過,為台灣再生醫療發展奠定更好基礎。但除了政府要有完備法規制度,積極落實政策決心,更要有卓越醫療品質,加上國際級科技實力,跨域整合,才能形成強大健康產業後盾,為台灣生醫產業提供更多商機,為民眾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服務。

 生策會年會也公布2024標竿企業,保瑞以去年度企業併購/投資規模2.67億美元,在「重大投資」項目中跨過2億美元門檻獲獎。另外「國際授權」和「研發突破」兩個獎項都「從缺」。「國際授權」條件是授權規模超過1億美元,且當年授權金額認列超過1千萬美元。「研發突破」是研發創新產品解決全球重大疾病,於當年度累計取得美國、歐盟、台灣至少兩項上市許可,或新藥完成全球三期臨床試驗者。

 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就統計資料指出,2024年生技新藥在小分子領域,共取得4張國際藥證、申請中有6張;大分子新藥,取得5張國際藥證,申請中1張。高風險醫材則取得28張國際上市許可,其中手術與治療用12張,診斷與監測用7張,體外診斷6張。智慧醫療則有21張國際上市許可,多布局於東南亞市場與美國。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