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氾濫 央行增發定存單

4月以來新台幣啟動升值,尤其5月初出現暴力升值,出口商恐慌拋匯,加上外資熱錢湧入,中央銀行5月大幅加發定存單放錢,至5月底未到期定存單餘額驟升至7.8兆元,創下近16個月新高,單月狂增3,228.9億元。

由於當前市場資金相當寬鬆,為因應市場游資氾濫,央行一改年初減發定存單節奏,4、5月合計已加發6,303.25億元,5月底餘額已逼近2023年底的8兆元大關。據央行統計,新台幣自4月起一路狂升,對美元匯價4月升值3.64%,5月更狂升6.98%,創36年來最強單月升幅,累計自4月起至5月底新台幣升值3.253元,外資及出口商熱錢湧進,銀行業資金急需去化。

銀行主管表示,央行自4月起會加發定存單沖銷,擴大回收市場上的過剩資金,且連兩個月加發逾3,000億元定存單,不過,5月中旬匯率回穩,加上後續有報稅季的稅款需求,以及第三季台股發放龐大現金股利,短期資金是否持續寬鬆還要觀察。

 觀察近一年央行市場操作,先前市場資金相對緊,去年一路減發定存單為主,但今年情況扭轉,包括2月加發3,269.9億元,而4月加發3,074.35億元,以及5月加發3,228.9億元;相較去年底未到期定存單餘額7.21兆元,5月底回升至7.8兆元,央行今年已從市場收回近6,000億元。

 國內未到期定存單餘額過去在疫情期間,因台商資金匯回,新台幣強升,餘額最高飆破9兆元,如今新台幣升勢再起,餘額再度逼近8兆元水位,不過,市場預期央行今年不會降息,國內也不至於回到過去游資灌頂情況,只要匯價不失控,資金環境趨穩後,收錢力道應會放緩。

央行以公開市場操作機動調節,反應在代表短期資金結構變化的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上,持穩在約0.82%上下,近期沒有明顯衝高跡象。

央行以定存單為調節市場資金首要工具,公開市場操作每日發行7天、28天期定存單,提供銀行過剩資金去化與調度管道,屬主動申購方式,其他還有定期發行的91天期、182天期存單,原則上每兩周發行一次。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