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納加密幣為房貸擔保品

加密幣可望再迎里程碑!根據路透報導,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已下令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兩大抵押機構,評估將購屋者的加密幣資產,納入他們向銀行購買抵押貸款的標準中。

 FHFA局長普魯特(William Pulte)26日在X平台貼文指出,為了響應川普總統要把美國打造為世界加密幣之都的願景,已經命令房地美與房利美等兩房機構,將加密幣作為抵押貸款擔保品一事進行評估。

 不過他並沒有具體提及那些加密幣可獲准用於申請抵押貸款,只表示相關加密資產需儲存在受美國監管的中心化交易所,並將遵守所有適用法律。

 普爾特在今年3月宣誓就任FHFA局長。根據公開記錄顯示,截至2025年1月,普爾特配偶擁有價值50萬至100萬美元的比特幣,以及同等價值的Solana代幣SOL。

 受美元疲弱與加密幣有望納入抵押貸款擔保品的利多激勵,比特幣26日盤中曾一度衝破10.8萬美元大關。台灣時間26日20時47分,比特幣報107,293美元。

 在次貸危機期間遭遇重創的房地美與房利美,自2008年以來就由美國政府接管營運。然而這兩大抵押機構,並不直接向購屋者放貸,它們主要職責,是在次級市場向銀行購買房屋抵押貸款。

 Redfin首席經濟學家費魏德(Daryl Fairweather)認為,對於希望加密幣與其他資產獲得同等對待的加密幣倡導者而言,這項消息是重大的勝利。

 目前,股票投資被視為合格資產,可被列入銀行希望借款人持有的抵押資產。不過像股票與加密幣等資產由於波動性較大,因此可能會被貸款機構進行折價。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加密幣資金首度成為關鍵的政治獻金來源。當時,川普競選團隊曾承諾,一旦勝選後將會積極推動對加密業有利的政策。果真在川普上任後,他除了任命對加密幣產業友好的監管機構主管,並在白宮接待該產業領袖。此舉也讓加密幣市場受到振奮,一度推升比特幣一度漲破11萬美元,改寫歷史新高。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