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院改選苦戰 日相石破茂告急

日本參議院改選20日登場,通膨與移民政策成為核心議題。日相石破茂領導的執政聯盟去年10月已在眾議院失去多數優勢,若此次選舉再遇挫敗,除失去國會主導權與立法優勢外,石破茂恐被迫辭職與提前大選,進而導致政權更迭,美日貿易談判也可能受到影響。

 日本參議院共有248席,這次125席開放競選(其中50席為比例代表制),包括124席改選與1席東京選區補選,逾5百人參選。20日晚間8點結束投票,結果可能在深夜或21日清晨出爐。

 共同社20日晚間公布的選舉出口調查結果,在全日本32個選區,多數是在野黨候選人占優勢,自民黨陷入苦戰。調查顯示,自民、公明兩黨議席數大減,無法確保改選過半數已成定局。富士新聞網預測,執政的自民黨及公明黨合計僅獲得40個席位。

 執政黨自民黨與長期合作的公明黨需贏得50席,才能維持參議院多數。分析師表示,石破茂上任以來支持率偏低,日本選民對通膨高漲、薪資停滯日益不滿。日本6月核心CPI年增3.3%,遠高於日本央行(日銀)設定2%目標。

 反對黨主打「消費稅減稅」獲得廣泛支持,執政聯盟則認為「一次性發放現金」推動速度較快,且減稅會影響社福財源。民調顯示,極左與極右政黨支持者均強烈要求調降消費稅。

 石破茂預計21日針對選舉結果召開記者會,期間可能提及辭職意向,他屆時將面臨三種可能情境,最好情況是執政聯盟拿下50席,連同非改選席次維持多數,確保他繼續執政。

 即使執政聯盟未過半,石破茂仍可能留任。若是小輸,執政聯盟可吸納立場相近的無黨籍議員以補足多數優勢。石破茂也可能主張為了不影響與華府談判,自己必須留任。

 第二種情境為,執政聯盟未取得50席,石破茂宣布辭職,屆時自民黨將在一個月內舉行黨魁選舉。新黨魁須先獲國會多數支持才能成為首相,而在野黨不見得能整合推出人選。

 最後則是執政聯盟結構改變。自民黨與公明黨可能與部分在野黨合作以推動法案,首相可能依協商結果由非自民黨人擔任。

(相關新聞見A8)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