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導入AI 助力智慧化轉型

工商時報與中國時報共同主辦《2025大台中智慧城市論壇》,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致詞時指出,台中擁有全國最完整的九大工業聚落,是中台灣經濟的核心重鎮,未來台中將打造科技融合產業的嶄新城市樣貌,以精密機械、工具機、手工具及半導體等九大工業為基礎,將導入AI技術,實現產業智慧化轉型,切入AI機器人的產業鏈目標邁進。

 鄭照新表示,為補足過去缺乏大型會展場域的不足,盧秀燕上任台中市市長後,為打造更完善的城市機能,提供產業升級更寬廣的舞台,積極推動三項重大公共建設計畫,以「盛典經濟」結合AI科技及消費、產業等面向,開創具在地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包含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綠美圖,以及「台中雙蛋」主、副場館,全面提升城市競爭力,為台中產業轉型與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鄭照新並與現場企業領袖、專家學者及產業代表,就「產業升級」、「智慧場館」與「投資機遇」三大主軸深入交流,展現台中邁向智慧城市與推動經濟發展的堅定決心與成果。

 台中市經發局局長張峯源表示,台中是產業重鎮,除機械、工具機、航太、自行車等產業,產值介於1,000億至1,800億元之間外,中科產值第一的產業,則是半導體產業。根據科學園區統計資料顯示,疫情前,中科年產值約8,000億元。其中,半導體產業約占6,000億元;但至2024年全台半導體產值逾4兆元。其中,南科逾2兆元,竹科逾1兆元,中科逾1兆元。

 台中市光學產業排名也很強,包括手機高階鏡頭鏡片,均來自大立光等廠商,年產值約600億元,還有友達中科的面板。另工具機年產值1,000億元,外銷比率非常重,主力市場包括歐洲、日本及美國。其中,美國市場占四分之一,所以,不管匯率或美國關稅政策,對台中機械產業是影響很大。

 台中市運動局局長游志祥說,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積極創造幸福城市,其中一環節,一定要做到「酷運動、酷城市」。

 台中市人口這幾來成長很快,每年至少1萬多人,慢慢移入台中,目前台中市人口286萬人,成為全台第二大城,依運動人口比例85.3%換算,台中市運動人口約244萬人,可產生運動經濟。

 游志祥強調,運動這幾年已變成顯學,民間投入更多資金,開設場館,2023年至2025年列管與掌管、輔導稽查達553家,包括羽球館、跆拳道館、柔道館,及健身房,民間之所以願意投資健身產業,就是看到產業在成長。

 尤其,運動不再是以前「土法煉鋼」,而是隱藏很多運動科學;台灣代表隊2024年贏得首座世界棒球12強冠軍,引爆棒球熱,台中市府將在水湳打造可容納3萬人的「台中超巨蛋」,預計2030年前完工啟用,讓國際賽事都可落腳在台中。

 台中市正推動足球運動,因為全世界最大運動產業,不是籃球、也不是棒球,而是足球,台中市府積極推動足球,除打造符合國際足協標準的足球場,未來計劃爭取舉辦「亞洲足球聯盟」的足球比賽。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