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買超台股 停看聽

受日歐與美達成關稅稅率降至15%的激勵,台股28日開盤強攻至波段新高23,564點,惟市場擔憂台美關稅與232條款即將公布,高檔追價力道減弱並引發賣壓,加權指數一度翻落盤下,終場小漲48點、收23,412點,日K連二黑,成交量雖放大至3,233億元,但未突破5日與10日均量,市場態度轉趨觀望。

 法人提醒,近期留意關稅與232調查涉及半導體產品稅率議題,操作建議較保守看待。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指出,近期傳產特別是塑膠、玻璃族群表現不俗,反映資金輪動健康。外資至28日為止連十買,買超縮減至46.75億元近五日最低,顯示外資觀望,累計7月來外資買超達2,209.91億元,是史上第三大單月買超金額,成近期重要撐盤動能。不過,預估台股8月中下旬將面臨變數,除兩周內美國232調查將公布,且對等關稅落在20~25%區間或更高,需提防利多出盡導致回檔,下檔先看月線22,897點,與22,000點季線與整數關卡;若稅率落在15%左右,有望維持高檔震盪或續創新高。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說,本波多頭預估上檔區間將挑戰今年高點的23,943點,若開始修正,第一波支撐落在月線,接著為年線22,233點位置;此外1~4月外資平均賣超7,437億元,指數均價約21,887點,5~7月外資轉為買超共5,343億元,指數均價落在22,322點,反映外資從5月起已賺逾千點,第三季拉回整理屬健康修正。儘管短線震盪機率提高,仍有三大利多支撐台股:一、台積ADR創高,預期台股現貨有補漲空間;二、領息旺季現金股息將回流市場形成再投資動能;三、原物料價格回升助推傳產及相關概念股表現。法人建議,投資人現階段「戒急用忍」,建議9月底或10月再行布局,第四季有望再度挑戰24,500~24,800點區間。(相關新聞見A2、A3)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