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護申請鬆綁 勞衛2部有配套

8月起80歲以上等族群免評巴氏量表即可申請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門檻大幅下降情況下,政府估恐增加10萬申請量,擔憂排擠重症家庭。對此,勞動部、衛福部29日合作出招六配套措施,以分流重症優先、協調增加移工量能、擴編預算等方式應對。

 對於即將上路的新制,勞動部表示,推估可能有10萬人來申請外籍看護工,新法通過後已有部分重症家庭反映家中的外籍看護工突然要求加薪、或轉到照顧工作更輕鬆的家庭。為降低相關現象衝擊現行19.7萬中重症家庭,與衛福部在數月內密集舉行三次雙次長層級會議協商,推動六大配套措施。

 勞動部與衛福部介紹,相關配套措施以輕重症分流、重症優先等大方向來擬定,包括分流執行方式與銜接、協調增加移工量能與維持品質、增加行政人力188人避免大量申請案件導致程序塞車、擴編11.8億元預算給予重症家庭幫助等。

 勞動部說明,有配套措施仍無法完全消化衝擊,雖有增加移工與行政人力的措施,但整體而言,僅能維持重症家庭的申請、聘用到看護時間與現行制度下相同或稍快一點點,而新增免評等一般案件必須視案件申請量排隊等候相關程序。

 對於市場關注的移工等人力,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已和四個國外看護移工來源國來進行溝通,來源國政府均表示願意配合方針,優先處理重症案件簽證申請、維持與現行相同的行政天數、維持培訓品質。

 移工量能方面,目前每年新引進移工的人數大概在4萬~5萬人,因應新制上路,預估未來一年該數字會增至6萬人。

 對於外界重視的印度等國,蘇裕國指出,今年初跟印度政府協調後的共識,是優先從製造、傳產開始,引入1,000名的印度移工。

 而在家庭的部分,後續還要跟印度協商,是否在製造業之後進一步擴大,未來持續會與印度政府討論行政細節與配套措施。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