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關稅對台GDP影響明年顯現

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稅率出爐,經濟智庫普遍反映,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第一、二季GDP概估值,都遠優於預測數,「今年GDP年增率在3%以上是絕對有的」,預估對台GDP影響出現在明年,產業要趕快轉型,克服衝擊。

中經院曾以二大假設:「臺灣適用關稅可能高於10%,但與主要競爭對手稅率相近;232關稅沒有上路,即部分科技與3C產品列為關稅豁免清單」的情境,推估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1.66%。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指出,關稅在GDP模型中和其它要素「不是線性替代」,目前的估值,有可能不會因對等關稅改為20%而調整,會因上半年官方數據而上調估值,但若廠商大量赴美投資將會排擠台灣的民間投資,挫低台灣明年內需動能。

台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殷壽鏞指出,關稅變動對台灣全年GDP變動的影響,「會是在明年!」

台經院長張建一則擔心,談判代表團在華府努力,台灣內部有沒有共識?立法院會不會挺府院?由於目前的氣氛不好,一旦立院不同意、或進一步引發對美不滿情緒,恐怕川普會加重報復,要求全面重談。他建議,關稅改變廠商成本結構、增加赴美投資台灣產業更要走出不一樣的路。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對美貿易逆差大幅擴大是要付出代價的,加徵關稅、增加赴美投資都是選項,國人與其擔心台灣因此產業空洞,倒不如轉換成積極性投資,在美國設廠同時也規劃在美國上市,屆時台美資本市場雙掛牌模式,也能帶台灣年輕人走向國際市場,唯一要補強的是,儘速與美方簽定避免雙重課稅條款。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