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銀行董座郭水義:2027損益兩平

「純網銀沒有競爭白熱化的問題,目前金融科技發展還在『出生段』」,將來銀行董事長郭水義今年起從電信業轉戰金融圈,他認為當前純網銀並非競爭,未來有無限發展潛能,也喊出帶兵三大使命,預計在成立後的第六年可轉虧為盈,也就是2027年可以達到單月損益兩平,而在此之前應還會面臨一次增資議題。

 郭水義去年卸任中華電信董事長,2月起接任將來銀行董事長職務。他認為,從中華電信到將來銀行,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電信與金融同樣是提供民眾基礎服務的社會公企,生活中離不開電信網路、而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背後金流都與金融業息息相關;而兩者都是社會上的創新與信賴品牌。

 郭水義強調,中華電信是百年老店,市值上兆元,且是百億資本額規模,將來銀行是新創公司,在整個市值規模上有百倍差距,且將來銀行資產規模與大股東兆豐銀行也差了百倍;其次是中華電信有3萬名員工,將來銀行僅300人,同樣差了百倍;最後是資源能力不同,將來銀行身為新創事業,資源雖然相對不足,但有獨特能力推展創新金融。

 郭水義說,從電信業來到純網銀有三大使命,首要是帶領將來銀在網銀世界裡面開創新藍海世界,其次是形塑將來銀行成為金融科技創新品牌,自他上任起至今,每天不同場合,持續強調創新金融科技的品牌形象;最後是打造信賴品牌,讓客戶、社會大眾人為是負責任企業,過去講企業社會責任,現在講永續發展,他自我期許並鼓勵團隊,在金融科技創新品牌以外,也能成為普惠金融永續標竿。

 轉換跑道的心境轉換過程中,他表示將持續善用大股東及外界資源,結合將來銀行成立以來的營運基礎,內外部結合,在AI驅動的萬事萬物改變快的時候持續廣結同盟,善用槓桿外界可能的能量,給客戶安全、可靠、便捷、智慧的創新服務。

 對於三大純網銀競合。郭水義認為,就他個人觀察,2008金融風暴後,雨後春筍產生許多科技驅動金融的新創事業,至今大約20年左右,而過去2、30年來的金融科技發展,應該還是處於「出生段」,也就是new born或early stage,目前純網銀沒有競爭白熱化的議題,加上現在還有AI輔助,未來發展能量是無遠弗屆,最怕的是想像力不夠,「會限制純網銀的發展,其實是我們自己的想像力」。

 針對市場最關心的獲利目標。郭水義坦言,純網銀初期沒有達到經濟規模,但固定投資及開銷持續提升營運規模,就管理會計上,慢慢會達到損益兩平點,「這個點過了成長空間就很大,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仍持續鼓勵團隊加速前進,拉升經營規模,而現在虧損可以理解,以目前規模壯大發展來講,其實是審慎樂觀。

 在轉虧為盈前應該還會面臨一次增資議題,將持續與六大股東說明溝通,爭取股東支持,而目前將來銀行成立跨入第四年,內部設定在成立後第六年達到轉虧為盈,預計2027年可達到單月損益兩平,在此之前早點面臨增資也是好事。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