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關稅在即 法人寫台股兩劇本

半導體關稅快要登場,法人表示,晶片關稅對台灣影響更大,若是從8月開始實施,以8月到12月的獲利推估,最悲觀情境以高達35%計算,將使今年台股整體獲利下修3,000億元;若以全年獲利推估的影響數,最高將下修7,145億元。

 富邦投顧指出,若以今年台股獲利為4.29兆來計算,考量20%的關稅後,台股企業獲利將修正4.5%至4.1兆,衝擊產業集中在機械及塑化橡膠製品。

 不過,美國預計8月上旬公布232條款半導體關稅,對台灣對美出口影響性更高,半導體關稅15%~35%的情況下,台廠分攤關稅金額比例10%~50%來分析,以全年獲利估計,將會影響台股企業獲利612億~7,145億元;若8月後開始實施,以8到12月獲利估計,最悲觀情境下將影響獲利下修3,000億元。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半導體關稅需觀察兩大重點,包括課徵稅率以及課徵項目:一、符合預期情境:稅率若在15%~20%將是市場較可以接受的範圍,出爐後市場不確定性可望消除,而若課徵項目只有針對晶片的話,對台灣影響較不大,因為直接出口晶片的情況較小,有望激勵台股可向上挑戰24,000點;二、劣於預期情境:課徵稅率達25%以上,且課徵設備與終端產品,對台廠供應鏈影響較大,預期台股可能會跌破月線,低點向22,500點邁進。

 富邦投顧也表示,如果只針對台灣出口的裸晶課稅,由於台積電具有高度的轉嫁力,影響程度小,預期為成熟製程晶片廠商衝擊將高於高階晶片,高階目前直接出口比率與替代性均頗低,成本轉嫁亦將相對容易;若對含有晶片的IT終端產品課稅則影響重大,但課稅難度亦高,台廠將增加美國設廠或與美商合資,降低川普採取懲罰性關稅風險。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