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損好傷…上市櫃Q2獲利「不夠兆」

上市櫃半年報出爐,第二季受新台幣強升,侵蝕獲利表現,統計至14日已公布季報的上市櫃公司、金控與KY公司自結獲利共8,183.84億元,終結連四季獲利破兆元紀錄,呈年、季雙減,累計上半年獲利約1.88兆元,年減0.36%。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說,新台幣第二季升3.28元、10.97%,對上市櫃營運造成較高的匯兌損失及毛利率損失反映在財報,業外匯損金額超乎預期,短線匯損壓力仍待消化。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說,匯損為上市櫃第二季財報最大地雷,台灣出口產品採美元計價,資通訊產品、工具機等明顯受衝擊,也有公司逆勢繳亮眼成績,如散裝輪獲利比原先好。

除金融業及KY公司,其他上市櫃公司財報均14日公告,統計公布第二季財報的上市櫃公司及金融業、KY公司自結數字,單季稅後純益8,183.84億元,年減19.3%、季減23.29%。

若從已公告第二季外幣兌換淨損益數字的602家上市櫃公司中,有531家皆呈匯兌損失,另有日月光投控、光寶科、緯創等70家逆勢創造匯兌收益。第二季稅後純益創高56家、每股稅後純益(EPS)創高37家,均為年減。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分析,上市櫃第二季受匯率因素干擾,營收表現強過獲利水準,須留意聯準會9月有望降息,對台股而言具資金行情。

陳奕光認為,台整體製造業及電子暨光學業6月PMI對未來半年較保守,從近期業者法說來看,消費型電子成長動能較弱,僅AI相關供應鏈一枝獨秀。關稅影響方面,在8月至12月,估影響上市櫃獲利約1.4%,全年獲利數字可望守4兆元大關。

(相關新聞見A3)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