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眾迷思 本報前瞻信託願景

由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2025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名單14日揭曉,工商時報「擦亮信託神燈、守護所信所託」專題,榮獲平面媒體類佳作獎。今年參賽作品近300件,創歷屆新高。

本次評審委員會由黃肇松擔任主任委員,另有王毓莉、莊伯仲、洪瓊娟、蔡念中、杜聖聰、賴祥蔚、黃葳威、莊克仁等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審查。

理事長妙熙法師說,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自設立以來,強調新聞倫理與公共責任,今年各媒體從不同角度,發掘社會正向力量,不論是關懷弱勢、環境議題,或是文化、體育領域,都呈現出新聞專業的深度與溫度。

評審主委黃肇松指出,本屆最大亮點是參賽件數創新高,且作品呈現多元廣泛,不僅限於好人好事善舉,專題報導、深度追蹤及創新題材皆有代表性。評選過程採合議制,各組委員對作品標準與原則達成共識,得獎作品充分展現社會光明面各種角度與核心元素。

金管會推動信託20年,但「信託」在台灣就如被埋在沙漠裡的神燈,功能強大卻鮮為人知。有鑑於在國外盛行的信託工具,在台灣卻少有人知,以致許多長者的退休金被詐騙光、許多空難遺孤保險金被親友奪走等憾事發生。

工商時報為此企劃專題,與讀者分享信託為何能成為國人對財富永續規劃的重要參考。本次專題以輕鬆活潑的「信託神燈」為主軸,讀者可從「案例故事篇」,了解信託神燈精靈的威力,從「測出心願篇」透過心理測驗測出內心深層的願望、找尋出相對應的信託。「迷思破解篇」點出一般人對信託的誤解,「信託願景篇」則納入產、學界的視角,透過專家、學者對政策建言,讓內容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及前瞻性。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