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檔財報績優 有基之彈

台股即將挑戰歷史高點之際,7月營收與Q2季報上周全數出爐。法人表示,此時的選股策略,需以技術線型搭配量價進行操作,尤其具有基本面支撐的個股,較有上攻空間,包括鴻海、毅嘉、海華等16檔個股,Q2季報、7月營收呈現雙增長,且在股市高檔之際,仍獲得法人持續買入而成交量放大,最有機會領軍台股攻上歷史新高點。

綜合兆豐國際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黃國偉、國泰證券證期處協理蔡明翰等專家看法,均認為在美股還沒到頂前,台股有望先向上挑戰歷史高點,現階段可偏多操作;至於選股方向,可關注7月營收與財報表現佳的族群,向上表現空間會較大。台股在挑戰歷史高點後,可能呈現高檔震盪格局,下檔支撐可先觀察月線,如果出現緩跌格局,資金有望會流向評價偏低而第二季獲利表現良好的個股,或具題材的櫃買中小型股。

據CMoney統計,篩選Q2獲利不畏匯損衝擊仍逆勢呈現年、季雙增長,且在關稅造成提前拉貨的情況下,7月營收仍持續呈現年、月雙增的公司中,上周獲得買盤持續敲進,而成交量放大超越過去一個月的均量,且法人上周五仍持續加碼的16檔個股,包括鴻海、毅嘉、海華、新潤、國統、華建、台特化、卜蜂、樂事綠能、楠梓電、榮群、宏碩系統、宇瞻、揚秦、幸康、羅昇。其中,鴻海、毅嘉等更是獲得法人買超逾萬張以上。

法人表示,由於AI伺服器爆發性成長,鴻海AI伺服器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預估其第三季機櫃系統出貨量,可望較上季成長300%。鴻海全年AI伺服器營收估計將突破兆元,AI需求將一路強勁成長到 2026年。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許多國家的股市已創新高,台股是因貿易談判未定而受到壓抑,短期內在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可先聚焦個股表現為主。隨著後續台灣對等關稅內容確定,下半年行情仍可正面看待。(相關新聞見A3)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