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重塑 吳田玉:掌握二關鍵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8日舉行2025半導體展前記者會,SEMI全球主席暨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表示,全球半導體產值有望在2030至2032年之間突破1兆美元,成為新一代產業發展里程碑,在產值達標之後,半導體應隨之重塑價值,台灣若要在這個產業重塑過程中,取得最大價值,未來應掌握「強化自身實力及聚焦系統優化能力」二項關鍵,台灣才能在下一個十年保持領先優勢。

 SEMICON TAIWAN 2025將於10日盛大登場,8日舉行展前記者會,吳田玉以「重塑價值鏈競爭力:半導體產業的下一個十年挑戰與機會」發表演說。他表示,台灣在AI數據中心、先進製程領先,但未來兩到三年,這個領先態勢會改變,應該利用現有優勢增加投資並研發新技術。

 吳田玉強調,台灣若要在產業鏈重塑過程中,取得最大價值,未來有二個關鍵分別是「強化自身實力」及「聚焦系統優化能力」必須掌握,台灣才能在下一個十年保持領先優勢。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也以「關鍵材料,關鍵韌性:打造新世代半導體供應鏈永續基石」發表演講,她指出,未來半導體產業競爭,除產能和技術,更重要的是關鍵材料掌握,台灣應致力提升材料自主率,她認為這需要政府和業界共同努力,透過國際合作、自主研發和回收再利用等方式,確保半導體產業不僅強大,還能穩定且永續發展 。

 吳田玉強調,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擁有相對完整的半導體生態鏈,未來競爭必須與時並進,聚集最具競爭力的領域,才能形成更多元更整體的競爭優勢。

 吳田玉補充,所謂整體系統優化,不再僅止於製程、封裝或材料單一環節,而是涵蓋新摩爾定律下的3DIC、矽光子、能耗管理等多面向整合,藉由兼顧效能、成本與經濟性,形成差異化優勢。這將是台灣產業下一波價值鏈重塑中必須提前布局的重點。

 此外,吳田玉也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雖非完全,但已具備相對完整的生態鏈,涵蓋製造、設計及OEM等關鍵環節。法人看好,若能在策略上聚焦選定領域並持續深化領先優勢,有助形成多元化的整體競爭力。例如AI資料中心領域,台灣已領先全球約兩至三年,未來這一優勢若持續延伸,將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機會窗口。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